长安城,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更加斑斓的色彩和异域的气息。
随着大秦彻底统一北方、平定边患的消息传遍四夷,通往长安的每一条官道上,都变得比以往更加繁忙。除了寻常的商队和行人,更增添了许多装束奇特、旗帜鲜明的队伍。他们代表着远方的国度、部落与城邦,怀着敬畏、试探或攀附的心思,向着这座崛起的帝国都城迤逦而行。
鸿胪寺,这座平日里相对清闲的衙署,瞬间成为了长安最繁忙、最热闹的所在之一。门前车水马龙,各种语言的交谈声、骆驼的嘶鸣声、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寺内官员们脚不沾地,忙得晕头转向,却个个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来自西域龟兹、疏勒、于阗等国的使团,穿着绚丽的锦袍,戴着绣花小帽,牵着驮满香料、毛毯和美玉的骆驼队。高鼻深目的粟特商人作为翻译和向导,灵活地穿梭其间。
来自东北方向的室韦、契丹、奚人部落使者,则披着貂皮、狐裘,带着海东青、人参、北珠等特产,他们的眼神更加剽悍直接,好奇地打量着帝都的繁华。
甚至还有更遥远的吐谷浑、党项,乃至通过草原丝绸之路间接联系的波斯、大食商人,也以官方或半官方的名义前来,一探这个新兴强大帝国的虚实。
鸿胪寺的客馆早已人满为患,不得不临时征用附近的官舍安置。寺卿忙着根据各邦国的实力、地位以及与北秦的亲疏关系,安排不同的接待规格和觐见次序,生怕有所疏漏,引发外交事端。
这一日,是大朝会,亦是皇帝陈衍正式接见诸国使臣的日子。
太极殿前,卤簿仪仗陈列森严,禁军甲士衣甲鲜明,旌旗招展,尽显天朝威仪。百官依序而入,气氛庄严肃穆。
随着鸿胪寺官员的高声唱名,各国使臣怀着紧张与激动的心情,依次步入这座象征着东方最高权力的大殿。他们被要求解下佩刀,学着中原礼仪,向御座之上那位威严的皇帝躬身行礼。
“西域龟兹国使臣,敬献汗血宝马十匹,美玉百斤,珊瑚树一座,恭祝大秦皇帝陛下万寿无疆,国祚永昌!”
“于阗国使臣,敬献羊脂玉璧一对,驯象两头,金丝毯五十张……”
“室韦部首领,敬献海东青一对,黑貂皮五百张,良弓百张……”
“波斯商人代表,敬献镶嵌宝石的金器十件,蔷薇水十瓶,异域奇珍若干……”
唱礼声悠长洪亮,一件件稀世奇珍被抬入殿中展示,引来阵阵低低的惊叹。尤其是那十匹神骏非凡、汗出如血的宝马,以及那威武驯服、长鼻卷动的巨象,更是将朝贡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些贡品不仅象征着财富,更代表着远方的臣服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