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边境互市(2 / 2)

“将军,开市三日,入市胡商已逾两千人,来自十七个大小部落。交易马匹已有五百余匹,其中良驹近百,已按陛下吩咐由官府溢价收购,充入牧场。皮毛、草药无数。我方输出茶盐五百石,布帛两千匹,铁器农具八百件……关税收入已超预期。”

“可有骚乱?违禁品流出?”李渊更关心这个。

“绝无!”总监肯定道,“我军看守严密,查验仔细。初时有几个部落汉子酒后争执,已被巡逻队及时弹压驱离。目前秩序尚好。只是……语言不通,交易全靠通译和比划,纠纷不少,市吏们疲于奔命。”

李渊点点头:“可招募更多通译。同时,令市吏学习简单胡语,也让胡人学些汉话。长久之计。”他看到市场一角,几个汉人小孩好奇地看着胡人孩童玩的骨节玩具,而胡人孩子则眼巴巴地望着汉人孩子手里的麦芽糖,最终,糖和玩具进行了简单的交换,孩子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更远处,一个汉人郎中摆了个摊子,正在给一个摔伤胳膊的胡人牧民正骨敷药,周围围了一圈啧啧称奇的胡人。而一个胡人老者,则在地上铺开一张毡子,展示着他采集的草药,向路过的汉人商贩费力地解释着功效。

除了货物,文化也在不经意间流淌、碰撞、融合。

“看来,这互市不止是买卖。”李渊若有所思。

“正是,将军。”总监笑道,“这几日,周边部落前来骚扰侦查的游骑几乎绝迹了。他们需要我们的茶盐铁锅,比我们需要他们的皮毛马匹更甚。能用交易换来的,何必用命去抢?这经济羁縻之效,初见成效。”

李渊目光深远:“然也。但要记住,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军的刀足够锋利,墙足够坚固。若示之以弱,豺狼立刻便会露出獠牙。传令下去,市场守军,不可有丝毫松懈!巡边骑兵,照旧出动,威慑不减!”

“是!”

夕阳西下,闭市的锣声敲响。完成了交易的人们,带着满足或期盼,开始有序地离开市场。中原商队计算着利润,规划着下次要带来的紧俏货;草原部落民则小心地守护着换来的生活必需品,憧憬着更安稳的生活。

喧嚣了一天的河滩地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军士巡逻的脚步声和黄河奔流不息的哗哗声。棚市之内,虽然空荡,却仿佛仍残留着茶叶、皮革、香料和希望混合的气息。

这初开的边市,如同在曾经剑拔弩张的边境线上,编织起一张由利益、需求和有限信任构成的细网。它或许脆弱,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片土地的氛围,为新朝的北疆,注入了一种不同于金戈铁马的、生机勃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