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北望幽燕(2 / 2)

“其二,我军虽攻城略地,然所占之区,广袤千里,百废待兴。新政未行,民心未附,流寇溃兵未清,后勤粮道漫长而脆弱。若此时贸然北上,深入敌境,一旦后方有变,或粮道被断,则我军顷刻间便成孤军,后果不堪设想!”

“其三,幽燕之地,不同于河北平原。其地更北,气候更寒,地形更杂,民风更悍。我军多为关西、中原子弟,恐难迅速适应。且敌军以逸待劳,据险而守,若急切攻之,恐重蹈信都覆辙,伤亡必巨。”

他的分析冷静而透彻,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部分将领的急躁之火。帐内陷入沉思。

“故而,”独孤信最终做出决断,声音斩钉截铁,“现阶段,我军首要之务,非继续北上攻坚,而是:巩固根本,消化所得,积蓄力量!”

他回到案前,开始下达一系列命令:

“一、各军即日起,以信都、邺城、襄国为核心,进行轮替休整。补充兵员,维修器械,喂养战马,抚恤伤亡。令军医营全力救治伤员,令后勤司保障粮秣被服供应,令工匠营加紧打造箭矢兵甲。”

“二、派遣得力部队,分区域清剿占领区内所有残余的北魏溃兵、土匪流寇,以及冥顽不灵的地方豪强武装!务必确保我控制区内道路畅通,城乡安宁。反抗者,坚决剿灭;归顺者,予以安置。”

“三、委任官员,推行新政!”他看向一旁的司马林等文官,“即刻从军中、幕府及投诚士人中,遴选干才,派往各州郡县,接管政务。首要之务,乃是核查户口,整顿治安,并择地试行陛下颁布之《均田令》、《租调制》,分发无主荒地与流民,鼓励春耕,恢复生产!要让河北百姓,尽快看到归顺我大秦之实利!”

“四、向北派遣大量游骑斥候!”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北方,“不仅要侦察中山、博陵敌情,更要远派精干,深入幽州地界,探查其兵力部署、城防虚实、粮草囤积乃至守将性情!我要对幽燕之地了如指掌!同时,游骑活动本身,亦是对北地魏军的一种持续威慑,令其不敢轻易南下!”

命令一条条清晰明确,从军事到政治,从休整到侦查,涵盖方方面面。这并非保守怯战,而是一种更具远见和掌控力的战略布局。

“末将等遵命!”诸将心悦诚服,齐声领命。

会议结束后,独孤信独留片刻。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棂,一股凛冽的寒风顿时涌入,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与寒意。他极目远眺,视线越过信都的街市屋檐,投向那遥远而苍茫的北方天际。那里,是幽燕,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是更艰难的挑战。

他知道,脚下的信都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休息,是为了更远的征途。

他回到案前,铺开绢帛,研墨提笔。他要以最正式的方式,向远在中路或可能已接近平城的皇帝陛下,汇报东路军的辉煌战果,以及他下一步“巩固河北,暂缓北进”的战略构想。

笔尖落在绢上,他的神情庄重而肃穆:

“臣独孤信顿首谨奏陛下:托陛下洪福,赖将士效死,我军已于本月丙戌日克复河北重镇信都,逆酋拓跋秃髡伏诛,慕容苟授首…至此,南起邺城,北抵信襄,西依太行,东望渤海,河北膏腴之地,已大半为王土…然士卒疲敝,新附需抚,幽燕犹存强虏…臣窃以为,当此之时,宜暂歇兵锋,内修政理,外慑强敌…待根基稳固,粮秣充盈,再挥师北指,以雷霆之势,尽收幽燕,永绝北患…谨此奏闻,伏乞圣裁…”

书信的末尾,他郑重盖上了东路军统帅的印信。这封奏报,将随着快马,一路向北,送往陛下驾前。

北望幽燕,路漫且长。但独孤信的目光,已穿越眼前的休整与巩固,看到了那必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