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轻骑扫六合(2 / 2)

万俟丑奴目眦欲裂,试图组织亲兵抵抗,但大势已去。他挥舞着长刀,吼叫着冲向李渊。

李渊冷笑一声,毫不畏惧,催马迎上。两马交错之际,李渊的马槊如同毒龙出洞,速度快得惊人!万俟丑奴格挡不及,被一槊刺穿胸膛,挑于马下!

主将瞬间毙命,剩余的叛军彻底崩溃,哭喊着四散奔逃。

“降者不杀!”李渊勒马,高声喝道。

北秦骑兵四处追击,但主要任务是迫降。大部分叛军本就是乌合之众,见首领已死,纷纷跪地求饶。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到半个时辰。

李渊下令清点战场,收拢降卒,安抚被劫掠的村民。经此一役,叛军主力已被歼灭。他审问降卒得知,豪强田氏及其部分族兵仍留在剧县县城内。

“全军转向,兵发剧县!”李渊毫不耽搁,留下少量人手看管俘虏和救治村民,主力即刻扑向剧县。

当北秦军旗帜出现在剧县城下时,城头一片慌乱。田氏原本指望万俟丑奴能在野外抵挡一阵,甚至幻想着能击退北秦军,没想到转眼间兵临城下。

李渊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将万俟丑奴的首级用长竿挑起,派降卒到城下喊话。

“万俟丑奴已死!投降免死!负隅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城头守军看到那狰狞的首级,更是魂飞魄散。田氏还想顽抗,但其族兵和胁迫来的壮丁已无战意。当夜,城内发生内乱,部分被胁迫的壮丁打开城门,北秦军一拥而入。田氏及其死党被乱刀砍死,剧县光复。

李渊入城后,迅速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只惩首恶,附从不问,并开仓放粮,赈济部分被叛军祸害的百姓。同时派出小股骑兵,巡弋清河郡各地,清剿零星的叛军残渣余孽。

从出兵到平定剧县叛乱,前后不过七日。李渊超额完成了独孤信的命令。

消息传回信都大营和邺城,人心振奋。几乎在同一时间,西线也传来好消息:偏师统帅李繁接到独孤信“稳扎稳打”的指令后,冷静下来,不再强攻曲梁。他一面深沟高垒围困该城,一面派出数支精兵,控制了滏口陉通往曲梁的道路,击退了小股试图增援的魏军。曲梁城彻底孤立,城内守军见外援无望,士气大跌,内部分化,部分军官秘密与李繁联系,表示愿献城投降。西线僵局即将打破。

而后方邺城,在贺拔胜的雷厉风行之下,连续抓捕并处决了数十名散播谣言、制造事端的北魏余孽,城内秩序迅速恢复,流言蜚语戛然而止。

三处“火情”,皆被迅速扑灭。

中军帐内,独孤信接到李渊的捷报和李繁、贺拔胜的稳定军报,脸上并未露出过多喜色,只是微微颔首。

“李渊此子,果是可造之材。”他对身旁的幕僚淡淡道,“迅捷勇猛,不失分寸,懂得攻心。日后可堪大用。”

众将闻言,皆心服口服。不仅佩服李渊的才干,更深深折服于独孤信精准的判断和强大的掌控力。主帅在千里之外,对各方形势洞若观火,决策如操棋局,轻易便化解了潜在危机,甚至借此锻炼了新生代将领。

信都依然矗立,但北秦军的围困更加稳固,后顾之忧已除。独孤信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座孤城,接下来的,便是耐心等待,等待这座河北最后的堡垒,从内部开始崩裂的那一刻。

轻骑扫六合,烽烟暂时平息,却为最终的战略决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