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祥瑞与天命(2 / 2)

“诶,你们可曾听过那句‘代晋者,当涂高’?这‘涂’通‘途’,‘途高’者,路之高处也,暗合一个‘衍’字!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前朝就传下的谶语!”

“还有还有,‘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这‘鬼’、‘禾’、‘女’合起来,不就是个‘魏’字?指的是那北魏索虏?后面这句‘王天下’才关键!谁王天下?自然是能灭魏者王天下!当今陛下已据关中,下一步……”

“听说从凉州传来一句童谣,‘金龙遇铁虎,长安开新天’!这金龙自是陛下,铁虎不就是咱北秦的玄甲军吗?”

“我看啊,最准的是那句‘寒旌出,长安主’!寒旌指的是谁?不就是陛下当年在北方立下的旗号吗?如今果然应验了!”

这些谶语被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都是传承数百年的预言,就为了等待今日应验。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越发觉得当今天子乃是真命所归,一切早有定数。

就连朝堂之上,氛围也变得更加微妙。官员们奏事时,言语间不自觉地带上了更多的敬畏。提及陛下,必称“天命所归”;论及政策,必言“上应天心”。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表达忠诚,跟不上这汹涌的潮流。

未央宫内,陈衍放下最后一封报告发现“麒麟脚印”的奏章,揉了揉眉心,看向一旁始终淡然的崔浩。

“崔卿,”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这醴泉,味道倒是别致。还有那嘉禾,一茎九穗,确是罕见。陇西的白虎,未曾伤人,也是奇事。”

崔浩躬身,表情无比诚恳严肃:“陛下,臣亦以为,此确乃千古罕有之盛事。祥瑞非人力可强求,必是陛下仁德布于四海,功业惊动天地,上苍方降下如此诸多吉兆,以示嘉勉和启示。此乃万民之福,江山之幸。”

陈衍目光深邃地看着他,良久,忽然笑了笑,那笑容意味深长:“是啊,确实是……万民之福。只是,如此多的祥瑞集中涌现,倒让朕有些……受宠若惊了。”

“陛下德配天地,自当如此。”崔浩的回答滴水不漏。

这时,慕容月端着一盏参茶走了进来,恰好听到最后几句。她将茶盏轻轻放在御案上,微笑道:“臣妾在宫中,也听闻近日祥瑞纷呈,连宫女们都在私下议论,说是天大的吉兆呢。可见,这不仅是朝臣们的看法,亦是民心所向。”

陈衍接过茶盏,吹了吹热气,淡淡道:“民心所向……是啊,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是,不知南边的刘义隆和北边的拓跋焘,听到这些祥瑞和谶语,会作何感想。”

崔浩平静道:“逆天而行者,徒增笑耳。天命在秦,此乃大势,非人力可移。”

陈衍呷了一口茶,不再说话。

窗外,阳光正好,将未央宫的琉璃瓦照得一片金黄。长安城内,关于祥瑞和谶语的议论仍在持续发酵,如同不断升温的炉火,将“天命所归”这四个字,深深地烙入每一个人的心中。舆论的造势,在这看似荒诞却又无比严肃的“祥瑞大竞赛”中,被推向了最高潮。所有人都明白,下一次的劝进,已经拥有了无可辩驳的“天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