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月下断案(2 / 2)

烛火跳跃,映照着她沉静的侧脸和无比专注的眼神。时间一点点流逝,殿内只剩下她偶尔拿起放下金属物件时发出的轻微碰撞声。

忽然,她的动作停住了。她将一枚标记为“北凉制式(旧)”的箭簇与证物箭簇并排放在一起。

“很像……但不对。”她喃喃自语,指尖划过箭簇的棱脊,“旧式北凉箭,棱线更粗犷,倒刺更张扬,为求致命往往不惜工料。而这枚……”她的指尖移到证物箭簇上,“棱线更流畅,倒刺更内敛阴狠,铸造的精度更高……这不是他们以前的风格,更像是……近期的改进。”

她又拿起那块破损的皮甲片,仔细查看其边缘的切割手法和皮料内层的鞣制痕迹。“鞣硝用的是祁连山北特有的红土硝,皮质是甘凉一带常见的牦牛皮,但硝制的手法和缝线的习惯……”她再次从黑漆匣子里取出几块小皮样对比,眼神锐利如刀,“……是姑臧工匠的习惯。只有姑臧军器监的匠户,才会用这种交叉双线来加固边缘。”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那半只马蹄铁上。“马蹄铁形制特殊,前蹄偏圆,后蹄略尖,这是常年在山地奔驰的战马才会有的磨损和养护习惯……陇西、关中乃至北魏战马,多以平原冲杀为主,蹄铁形制并非如此。这更像是……祁连山麓、河西走廊的骑兵常用的。”

她的视线又扫过那片灰褐色的粗布。“这布料……看似普通,但这经纬的粗细和密度,像是北凉军中冬季内衬袄常用的那种……”

所有的碎片,在她脑海中开始飞速旋转、拼接。

精良统一的制式箭簇、姑臧工匠特色的皮甲、适应山地作战的马蹄铁、北凉军常用的布料、高达七八十骑的规模、训练有素的战术配合、对北秦商队的残忍手段、以及……搜寻“使臣”或“文书”的怪异举动……

慕容月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眼底深处仿佛有寒冰凝结。

这绝不是什么寻常的马贼!

哪一路马贼能如此阔绰,全员配备如此精良的制式武器和甲胄?

哪一路马贼能拥有如此娴熟、近乎军队小队战术的配合?

哪一路马贼会不问青红皂白,对大型商队直接进行灭绝性屠杀,只为了那点财物?

哪一路马贼又会特意去搜寻他们根本看不懂的文书印信?

一个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这是伪装!

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披着马贼外衣的军事行动!

行动者,极大概率就是北凉沮渠蒙逊麾下的正规骑兵!他们故意使用略有改进、但仍保留足够溯源特征的装备,是为了万一事败,可以推诿给“无法无天的马贼”;而他们行事如此酷烈,既是为了抢夺财物,更是为了灭口,并最大限度地挑衅和试探北秦的反应!

他们想看看,新迁都长安的北秦,对这起发生在边境的“恶性劫掠案”会作何反应?是会暴怒兴师问罪?还是会忍气吞声,只顾巩固内部?不同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北凉乃至西凉后续对北秦的策略!

好一个沮渠蒙逊!好一个毒辣的投石问路之计!

慕容月猛地站起身,因动作太快,眼前微微一黑,身形晃了晃。旁边女官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搀扶。

“娘娘!您保重凤体啊!”

慕容月摆摆手,示意自己无妨。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纸笺,提起一支紫毫笔,蘸墨略一思索,便奋笔疾书。她的字迹清秀而有力,此刻更带上一股冰冷的决断。

她要将自己的推断,立刻、马上告知陛下。这绝非简单的边境治安事件,而是关乎国家战略的严重挑衅和试探!北秦的反应,绝不能仅限于缉拿“马贼”。

写罢,她取出自己的小印,呵气钤上。然后将纸笺仔细折好,装入一枚特制的细竹筒,用火漆封口,漆上压下了独特的凤羽暗记。

“立刻,”她将竹筒交给最信任的女官,语气斩钉截铁,“将此密奏,即刻呈送陛下!无论陛下是否安寝,必须立刻送到!就说——河西急变,非盗匪之祸!”

“是!”女官深知轻重,双手接过竹筒,快步而出,身影迅速消失在殿外的夜色中。

慕容月这才缓缓坐回榻上,感到一阵强烈的疲惫袭来。她抬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悸动,眼神却依旧锐利地望向窗外。

月光如水,洒满庭院,宁静祥和。但她知道,这宁静之下,来自西北的暗流已然汹涌而至,带着血腥与杀机。

她的推断,她的警示,将成为陛下决策的关键依据。北秦这艘刚刚驶入长安港湾的巨轮,即将面临第一次真正的风浪考验。

而她,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她和陈衍共同奋斗而来的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