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以独孤信为主将,李虎为副!朕再拔给你们两千轻骑,并所有降兵中挑选善骑者充为辅骑!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绕过武功坚城,不顾一切,向西穿插!沿途不必理会小股溃兵和城池,直扑长安东面的灞桥、潼关等要隘!抢占之,或至少形成威慑,切断长安与东方的联系,阻止可能从洛阳方向来的援军!同时广派游骑,侦查长安虚实,散布我军即至的消息,乱其民心!”
“第二路,以老魏为主将!统领步军主力及所有俘虏!你们的任务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清扫武功城外围,迫降或歼灭其留守之敌。随后沿渭水南岸西进,收复沿途城邑,招抚流民,清剿溃兵散勇,确保粮道畅通,并为大军后续开进建立稳固基地!”
“第三路,由朕亲自统领玄甲营残部、水师及中军!暂留黄河沿线,清扫战场,巩固渡口,接收安置俘虏,看押重要缴获,并防备北魏可能的反扑或侧击。待局势稍稳,即刻西进与主力汇合!”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冒险的分兵计划。尤其是在自身也伤亡不小、部队疲惫的情况下,还要分兵远途奔袭,风险极大。
独孤信和李虎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与凝重。这是重任,也是天大的机遇!
“末将领命!”两人毫不犹豫,轰然应诺。
老魏虽然更想冲锋陷阵,但也明白稳固后方、步步推进的重要性,尤其是处理海量俘虏和缴获,非他这等老资格坐镇不可:“陛下放心!后方就交给俺老魏!定叫西进之路稳如泰山!”
“记住!”陈衍目光扫过三位主将,“速度!关键是速度!要让拓跋焘来不及反应!要让关中的魏军和百姓都知道,天,已经变了!”
“对于溃兵,降者免死,抵抗者格杀勿论!对于州县,传檄而定者,秋毫无犯;负隅顽抗者,城破之日,严惩不贷!”
军令如山,迅速传达下去。刚刚经历血战、本欲休整的北秦大军,再次高效地运转起来。
很快,独孤信和李虎率领的轻骑先锋,如同脱缰的野马,率先离营。他们人衔枚,马裹蹄,绕开武功城,如同一股灰色的铁流,沿着渭北平原,向着长安方向狂飙突进!他们的任务最危险,也最可能创造奇迹。
老魏则开始整顿步军,收编俘虏,将缴获的物资迅速分类利用,同时派出使者,向武功城及周边地区发出措辞强硬的劝降信。
陈衍坐镇黄河岸边,一边处理着繁重的善后工作,一边密切关注着两路大军的进展。他深知此举冒险,但更知道战机稍纵即逝。拓跋焘新败,关中震动,此刻正是一鼓作气、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
追亡逐北的号角,已然吹响。北秦的战刀,在饮饱了黄河的鲜血后,并未归鞘,而是带着更盛的锋芒,毫不犹豫地斩向了关中腹地,直指那座梦寐以求的帝王之都——长安!一场规模更大、决定未来百年国运的战略大进军,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