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幻日昭天命(1 / 2)

持续的休养生息政策如同甘霖,滋润着饱经战火的江南大地。“破荒犁”深入田间,“巨轮翻车”灌溉沃土,流民得以安置,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然而,北方的胡尘未曾消散,失落的故都长安、洛阳仍在异族的铁蹄下呻吟。收复中原,一统寰宇,是刘裕乃至整个北府军从未忘却的终极目标。

内政稍安,北伐之议便提上日程。但历经大战,军民皆疲,国库亦不充裕,再次举国远征,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更广泛的动员。刘裕深知,仅凭武力与政令不足以凝聚全力,更需要一种“天命所归”的信念,来激励士气、安定民心、震慑北方诸胡。

初冬清晨,寒风凛冽,却天宇澄澈,碧空如洗。钟山南麓,一座新筑的三层土坛巍然矗立,坛上遍插玄色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坛下,北府军精锐列阵如林,甲胄鲜明,刀枪曜日,肃杀之气直冲云霄。文武百官、各州郡代表、耆老乡绅,皆按品秩环立坛下,人人神色庄重,屏息凝神。

刘裕并未穿戴帝王衮冕,依旧是一身玄色戎装,外罩象征军政最高权力的蟒纹大氅,腰佩那柄伴随他斩杀桓玄的环首刀。他一步步登上祭坛高阶,步伐沉稳有力。何无忌、刘毅等核心将领紧随其后,陈衍亦在文武班列之中,目光沉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坛上陈列着太牢(牛、羊、猪)祭品,烟气从巨大的铜鼎中袅袅升起。气氛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气息和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期待与压力。

祭典依古礼进行。刘裕立于坛心,手持祝板,声音洪亮,向天地山川、祖宗神明禀告平定内乱、与民休息之功绩,继而慷慨陈词,痛陈胡虏肆虐、中原板荡之痛,最后昂然宣告北伐中原、克复神州之宏愿!

“……臣裕,不敢贪恋江南温饱,不敢忘怀北地哀鸿!今内患稍平,甲兵已缮,敢请命于皇天后土:佑我王师,北定中原!雪华夏之耻,复祖宗之疆!日月昭昭,天地共鉴!”

其声慷慨激昂,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坛下将士无不热血沸腾,紧握刀枪,眼中燃烧着战意。

就在刘裕念完祝文,将祝板投入鼎中焚烧,准备率众行最后跪拜大礼之时——

异变陡生!

东方天际,太阳周围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圈巨大而明亮的光晕!紧接着,光晕两侧,竟同时显现出两个稍小、却同样璀璨夺目的“太阳”!三日同辉,光芒交映,将整个天空映照得一片迷离梦幻!璀璨的光带交织闪烁,宛如天神的冠冕,又似洞开的仙境之门!

“天啊!快看!三个太阳!”

“三日并出!三日并出啊!”

“祥瑞!天大的祥瑞!”

坛下瞬间哗然!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见的天地奇观震惊了!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将士们忘记了纪律,纷纷抬头望天,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就连一向沉稳的何无忌、刘毅等人,也面露骇然与激动之色。

刘裕正躬身欲拜,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所惊,猛地挺直身躯,望向天空。那三轮“烈日”的光芒映照在他刚毅的脸上,他深邃的眼中也充满了震惊与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陈衍站在人群中,仰望着空中的奇景。他的震惊只持续了一瞬,现代知识立刻让他明白了这现象的成因:这是“幻日”奇观,由高空卷云中大量规则分布的六角形冰晶折射阳光所致,通常出现在严寒晴朗的天气。是一种罕见但符合科学规律的大气光学现象。

然而,在此情此景之下——庄严肃穆的祭坛、慷慨激昂的北伐誓言、万众瞩目的时刻——这奇观的出现,其象征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其物理本质。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议论纷纷之际,刘裕猛地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瞬间转化为无比的坚定与虔诚。他面向三日同辉的苍穹,撩起战袍,轰然单膝跪地(军中大礼),抱拳向天,声如雷霆,盖过了所有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