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寒矢贯朱门(2 / 2)

“嘣——!!!”

弓弦震响,如同惊雷!沉重的“诛桓箭”化作一道撕裂空气的黑色闪电,带着刺耳的尖啸,朝着乌衣巷的方向,怒射而去!

箭矢划破长空,越过惊恐的街巷人群,越过戒备森严的护卫头顶,以雷霆万钧之势,精准无比地贯穿了王氏祠堂大门正上方那块厚重的“诗礼传家”匾额!

“咔嚓!轰——!!!”

巨大的冲击力让匾额瞬间碎裂!木屑纷飞!沉重的箭矢深深嵌入匾额后的门楣之中,箭尾兀自剧烈震颤!刻着“桓玄授首之日,资贼铁尽诛时!——北府掘子营遗恨!”的箭杆,如同耻辱的烙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整个乌衣巷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惊恐和混乱!王氏家丁护卫如临大敌,慌乱地寻找箭矢来源。

祠堂内的王劭等人被巨响和震动吓得魂飞魄散,冲出来看到那支贯穿匾额、刻着诛心之语的恐怖箭矢,个个面无人色!王劭指着那箭,手指颤抖,嘴唇哆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北府掘子营遗恨!” 那七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王氏所有在场者的心上!他们瞬间明白了这箭的含义——这是来自地底亡魂的控诉!是陈衍代表所有被牺牲、被背叛的寒门发出的复仇宣言!

“资贼铁尽诛时!” 这赤裸裸的指控,将他们暗通桓玄、私运铁料的勾当公之于众(至少在建康顶级圈层内)!那支用他们自己运送的铁料、混合着罪证和牺牲者遗物熔铸的箭,就是最无可辩驳的铁证!

恐惧,前所未有的恐惧,笼罩了这些高高在上的门阀子弟。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来自寒门深渊的冰冷杀意,可以如此精准、如此致命地穿透他们引以为傲的朱门高墙!

消息如同旋风般传遍建康。自然也传到了刘裕的中军帐。

刘裕看着亲兵呈上的关于“乌衣巷惊魂箭”的详细报告(包括箭上刻字的抄录),脸色阴沉如水。他沉默地摩挲着陈衍之前献上的环首刀刀柄,眼神复杂难明。愤怒?有。陈衍此举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也是在激化与门阀的矛盾。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或者说是对那种精准、冷酷、极具象征性力量的…震撼?

何无忌等将领面面相觑,既震惊于陈衍的胆大妄为,又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那支箭射穿的不仅是王家的匾额,更是旧有秩序下门阀不可侵犯的神话!

刘裕最终没有发作。他冷冷地将报告扔在案上:“传令,加强城内警戒。王氏祖宅受惊,着人…安抚。” 他选择了冷处理。一方面,陈衍的指控虽未点他之名,但“诛桓箭”本身也是在替他诛杀国贼(桓玄),他无法公开责罚;另一方面,王氏资敌之事他未必不知情,只是权衡利弊选择隐忍,陈衍此举等于撕破了这层窗户纸,让他也陷入被动。更重要的是,陈衍展现出的这种超越战场、直击要害的威慑力,让他感到了威胁。

“陈衍…现在何处?” 刘裕沉声问。

“回大将军,陈将军…已离开据点,去向不明。” 亲兵回禀。

刘裕眼神一凝,望向帐外建康城的方向,那里,乌衣巷的骚动似乎还未平息。他知道,他与陈衍之间,那根名为兄弟情的弦,已被这支“诛桓箭”,彻底射断了。属于“双日悬天”的时代,正伴随着那支钉在“诗礼传家”匾额上的寒铁之矢,缓缓拉开序幕。

陈衍站在城外的高坡上,远远眺望着乌衣巷的方向,仿佛能看到那里的混乱与惊恐。他手中,紧握着那把射出了“诛桓箭”的强弓。

赵大锤等人肃立在他身后,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追随的狂热。他们亲眼见证了这石破天惊的一箭,也明白了自己追随的是怎样一位领袖。

陈衍缓缓放下弓,从怀中取出那半截焦黑的折叠铲残片——属于老魏的部分已熔入箭中,这是仅存的纪念。他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铁骨,又望向远方烽烟未尽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