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先生若是住不惯,可以随时更换。”
“哦不不不,这里很好,离码头也近,方便我盯着那帮美国佬。”
戴维斯喝了一大口茶,话匣子像是被酒精泡开了一样。
“他们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把那些‘非军事物资’运去南韩,天知道联合国那份禁运清单在他们眼里是不是废纸一张。”
他说得随意,像是在抱怨一份无聊的差事。
王江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
但杯中澄黄的茶水,却因他手指无声的收紧,漾开了一圈细微的涟漪。
美军物资中转港口。
联合国禁运物资清单。
碎片般的信息,像是两块冰冷的燧石,在王江的脑海中猛然撞击,迸溅出危险的火花。
夜深。
王江的书房里没有开灯,只有桌上一盏绿色的银行灯,投下一片安静的光晕。
他面前摊开的,不是账本,而是一张巨大的香港地图。
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着各个码头,仓库,以及航运码头名下的清单。
他通过他的情报网。
把每一个码头,每一个仓库的动向,每一个码头保安的闲谈,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他这里。
戴维斯无心的一句话,成了启动这张大网的钥匙。
他拿起一支红色的笔,在地图上的几个位置,画下了一个又一个圈。
那些都是美军频繁租用,却又对外宣称是民用的仓库。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上面记录着近期几艘悬挂着巴拿马旗帜的货轮的入港信息。
这些船的停靠点,与他画下的红圈,惊人地重合。
接着,是第三份报告。
来自他安插在码头做搬运工的堂口兄弟。
报告里潦草地记录着,那些从船上卸下的箱子上,印着“医疗用品”,“食品罐头”,“纺织品”的字样。
但箱子的重量,却远超正常范畴。
王江将所有的线索在脑中串联起来。
一个完整的链条,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美军正利用香港这个自由港的身份,将大量实际上可能用于战争的物资,伪装成非军事用品,通过第三方船运公司,规避联合国的禁运令,源源不断地送往南韩。
他靠在椅背上,缓缓吐出一口气。
胸腔里,心脏在有力地搏动。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这份情报,必须送出去。
但他不能直接交给刘强。
太危险了。
一旦暴露,不仅他自己万劫不复,刘强在香港建立的整条线都可能被连根拔起。
还是必须匿名。
他将那张薄薄的信纸,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是另一个地址。
永兴贸易公司。
内地在港的窗口公司,负责人,曾庆同。
黄昏,中环。
人潮如织。
一个穿着灰色工装,头戴鸭舌帽的身影,混在下班的人流中,快步走过永兴贸易公司的门口。
他的手,看似随意地在门边的信箱口拂过。
一个牛皮纸信封,无声地滑入了黑暗的投递口。
做完这一切,他没有回头,迅速汇入人海,消失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
仿佛一颗石子沉入大海,没有激起半点浪花。
但王江知道。
风暴,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