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郎中听到属下汇报,觉得此事颇有些为难。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办,只好领着周晴和七月去找右侍郎王大人。
王大人看了圣旨,跟于郎中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才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跟周晴道:“周姑娘,你的官职有些复杂,需得等尚书大人回来再做定夺。”
周晴原本以为只要来吏部报个道,谁知竟还要劳烦礼部尚书来定夺,她的那个女史令很难搞吗?
这就好比本来一件小事,找村主任就好了,谁知村主任又找镇长,镇长又要找市长,没完没了了。
没办法,她只得待在里头,被几个护卫盯着,还要接受来往之人诧异惊奇地眼神,当真是如坐针毡。
在忐忑中喝了两壶茶,跑了三次茅房后,她终于等来了尚书大人。
王尚书见到周晴,先是笑眯眯地客套了一番,心中却暗自抱怨:皇上随意编出来一个官,他们吏部可要跑断腿罗,该把她安排到哪里去呢
这个女史令既不是皇宫里的女官,又不是上战场的将士,就这么随意诌出来的,还不说做什么的。
若是要跑去问皇上,显得吏部不专业,但要不问吧,真不好安排差事。
想了半天,王尚书道:“周姑娘,不瞒你说,咱们吏部还真没有女史令这一官职,但是皇上已经下令,咱必须得安排一个,只是……”
听的王尚书一番解释,周晴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
她这才长舒一口气,敢情是吏部的人不知道把自己安排到哪里去啊,看把自己给紧张的。
周晴刚要拿出荷包里的金子贿赂王尚书,可转念一想,万一王尚书两袖清风,那岂不是给人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么。
思忖一下,她拱手道:“王大人,小女子蒙受皇恩,心中不胜荣幸,还望王大人能给小女子安排一个得当的差事。”
最好钱多事少离家近。
王大人笑道:“周姑娘放心,既然是皇上下的旨意,本官定当仔细斟酌,给姑娘安排个好去处。”
周晴大喜,连忙拜谢。
周晴走后,尚书大人对着墙壁,思考了良久,随后摇了摇头,转身提笔写起字来。
“王大人,钱大人来了?”听见有人要来,王尚书放下手中的笔,问道:“那个钱大人?”
“永宁侯的兄弟,翰林院典籍钱大人。”
“原来是钱大人,快请进来。”
这位钱大人在京中可是大大有名,主要是他长了一张好脸面,外头皆叫他玉面郎君,这位玉面郎君的风流韵事妇孺皆知,就算是路边老太太也能说道个三天三夜。
玉面郎君本是永宁侯的小儿子,多亏他老子跟皇上讨了个翰林院典籍的虚职,否则,就凭他肚子里那包杂草,连个胥吏也当不上。
“钱大人,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当真是稀客呀!”
钱瑞宁虽然年近四十,却还是一副青年人的样子,丝毫看不出年龄,只见他生着一双水波盈盈桃花眼,挺拔利索高翘鼻,皮肤雪白细腻,倒比女子的皮肤还要细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