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一片赞扬声中,林晚秋却保持着清醒。她仔细分析每份反馈,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
有战士反映膏药边缘容易卷边,她指着几份反馈说,这说明我们的防潮工艺还要改进。
还有这个,陆秀兰细心地发现,有人说揭开时有点费劲。
林晚秋把这些意见都记在笔记本上:下批要调整胶膜的粘性,让揭取更方便。
更让她在意的是,有几位战士提到贴敷后局部发痒。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她高度重视。
可能是对某种药材敏感,她沉思着,下次要做个过敏测试。
这天晚上,林晚秋熬夜整理试用数据。陆沉舟起床看见书房亮着灯,给她端来一杯热茶。
别太累了,他心疼地说,已经做得很好了。
林晚秋抬起头,眼中闪着执着的光:还不够好。有战士反映发痒,这说明配方还需要完善。
她翻开医书,查找可能导致过敏的药材:辣椒素虽然镇痛效果好,但可能刺激皮肤。也许可以试试用肉桂油代替部分辣椒素。
看着她专注的侧脸,陆沉舟既心疼又自豪。这就是他的妻子,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永远在追求更好。
第二天,林晚秋召集大家开了一个总结会。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把收集到的问题一一列出。
我们的行军膏虽然效果不错,但还有改进空间。她坦诚地说,接下来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防潮性、易揭取、减少过敏。
军属们深受感染,纷纷献计献策。马大嫂想起老家的土法:可以在布边上留个揭取的小舌头。
周婷婷建议:要不要试试不同材质的底布?
在集体的智慧下,改进方案很快确定。林晚秋根据建议,重新设计膏药的形状,在边缘加了便于揭取的小耳朵;更换了更透气的底布;调整了药材配比,减少刺激性。
第二批试用时,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更让人振奋的是,试用范围扩大后,行军膏的口碑在部队中传开了。其他连队纷纷请求配发,后勤部甚至接到兄弟部队的咨询电话。
一天,王部长亲自来到药园,看着军属们熟练地制作膏药,感慨地说:你们这个行军膏,可是解决了大问题啊!
他当场表示,后勤部将拨专款支持行军膏的生产,并计划将其列入部队常备药品采购清单。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激动不已。陆王氏拉着儿媳的手,眼中含泪:晚秋,妈真为你骄傲。
然而,面对如此成绩,林晚秋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谦逊。她在日记中写道:
行军膏初获成功,但这只是开始。看到战士们不再受关节疼痛困扰,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但医者仁心,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还要继续改进,让药效更好,让更多战士受益......
夕阳下,林晚秋站在药园里,望着远处营房中亮起的灯火。她知道,在那每一扇窗户后面,都可能有一个需要行军膏的战士。这个认知,让她既感到责任重大,又充满前进的动力。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在厨房里度过的无数个不眠之夜,源于对官兵健康的深切关怀,也源于这个时代赋予女性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