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开荒育苗(2 / 2)

怎么回事?早上还好好的。马大嫂也围过来。

林晚秋仔细观察叶片,又挖出一棵苗检查根系:是立枯病。可能是移栽时伤到了根,加上今天太阳太毒。

她立即组织大家抢救:快,把病苗都挖出来,用草木灰消毒。健康的苗要立即遮阴。

众人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林晚秋配制药水,用大黄、苦参等中药材熬制杀菌剂。

这是我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她一边搅拌药液一边解释,既能杀菌,又不会污染土壤。

周婷婷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田埂上冷眼旁观:我说什么来着?药材哪是那么好种的?白费力气。

林晚秋头也不抬,继续手里的工作: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的经验很宝贵。

经过紧急处理,大部分幼苗保住了。林晚秋让陆秀兰记下这次教训:要选择阴天移栽,移栽前要给幼苗炼苗,增强抗逆性。

傍晚收工时,每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但看着抢救回来的幼苗,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今天真是惊险。马大嫂抹了把汗,要不是晚秋懂得多,这些苗就全完了。

林晚秋整理着工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用科学方法种植,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回到家,她顾不上休息,先把今天的经历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包括发病症状、处理方法、效果评估,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陆王氏看着儿媳伏案疾书的背影,默默盛了一碗绿豆汤放在桌上:趁热喝。

谢谢妈。林晚秋抬起头,突然想到什么,妈,您种过地,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陆王氏愣了一下,这还是婆媳俩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讨论种植问题。她想了想说:以前种南瓜也遇到过类似的病,我们用灶底灰拌水喷,效果不错。

林晚秋眼睛一亮:灶底灰含钾,能增强作物抗性。这个办法可以试试。

她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土办法,准备明天就去试验。

夜里下起了小雨。林晚秋睡到一半突然惊醒,披上衣服就往后院跑。

怎么了?陆沉舟被惊醒。

下雨了,我得去看看育苗棚漏不漏雨。林晚秋边说边往外跑。

陆沉舟拿起手电跟出去。育苗棚里,林晚秋正在检查每一个角落,用手电照着观察塑料布是否有破损。

这里有点渗水。她指着一个角落,得加固一下。

夫妻二人冒着细雨,用绳子把塑料布重新固定好。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育苗棚里的幼苗安然无恙。

回到屋里,林晚秋一边擦头发一边说:这些幼苗太娇贵了,温度、湿度、光照,哪一样不合适都会影响生长。

陆沉舟看着她湿漉漉的头发,轻声说:你照顾这些幼苗,就像当年照顾我养伤时一样用心。

林晚秋笑了:因为它们都是希望啊。

雨后的清晨,试验田里的幼苗显得格外翠绿。经过昨天的抢救和夜雨的滋润,原本发黄的叶片已经重新挺立起来。

林晚秋早早来到田里,测量记录着每一株幼苗的变化。

株高平均增长零点五厘米,新叶萌发......她认真地记录着。

马大嫂等人陆续到来,看到幼苗的恢复情况,都惊喜不已。

晚秋,你的药水真管用!小赵兴奋地说。

林晚秋摇摇头:不全是药水的功劳。昨夜这场雨也很及时,雨水里含有的微量元素对幼苗生长很有好处。

她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七月十六日,雨后观察。立枯病得到控制,幼苗恢复生长。经验:及时发现、科学防治、土洋结合......

阳光洒在试验田上,嫩绿的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林晚秋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困难等着他们。但只要像照顾这些幼苗一样,用心、用科学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看到收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