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林晚秋顾不上吃饭,就趴在桌子上开始写方案。陆王氏看着儿媳奋笔疾书的模样,不解地问秀兰:“你嫂子这是怎么了?一回来就写写画画的。”
陆秀兰小声说:“嫂子说要承包后山的荒地种药材。”
“什么?”陆王氏吓了一跳,“她这是要当农民?一个医生去种地,像什么话!”
晚饭时,陆王氏忍不住问道:“晚秋,听说你要去种地?”
林晚秋放下饭碗,耐心解释:“妈,不是普通的种地,是种植中草药。这对部队医院很有用,现在很多药材都要从外地采购,如果咱们自己能种,能省下不少经费。”
“你这是图什么呀?”陆王氏不解,“当医生不好吗?非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陆沉舟插话道:“妈,晚秋的想法很有意义。如果成功了,对部队建设是很大的贡献。”
陆王氏看看儿子,又看看儿媳,叹了口气:“你们年轻人的事,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晚上,林晚秋一直忙到深夜。她不仅写了详细的可行性报告,还画了荒山的示意图,标注出适合种植不同药材的区域。陆沉舟在一旁帮她整理资料,不时提出建议。
“这里可以种黄芪,耐旱,不挑地。”
“山坡背阴处适合种黄连,喜阴凉。”
“山脚下的平地可以育苗。”
夫妻俩头碰头地讨论着,煤油灯的光芒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
“沉舟,谢谢你支持我。”林晚秋轻声说。
陆沉舟握住她的手:“你的想法总是走在时代前面。记得当初你要学医时,也有人说不合适。但现在,你已经是医院离不开的骨干了。”
第二天,林晚秋把写好的方案交给陆沉舟。他仔细看了一遍,点点头:“很详细,我这就去找后勤部王部长。”
等待回复的日子里,林晚秋又去荒山实地考察了几次,采集土壤样本,记录日照情况。她还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中草药种植的书籍,做了厚厚的笔记。
陆秀兰好奇地跟着她去了一次荒山,看着嫂子认真记录的样子,忍不住问:“嫂子,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啊?”
林晚秋直起腰,擦了擦额角的汗:“秀兰,你知道吗,人这一生很短暂,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我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种药材,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如果能把这荒山变成药园,造福更多的人,这辈子就值了。”
陆秀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嫂子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三天后,陆沉舟带回了一个消息:后勤部领导对林晚秋的方案很感兴趣,但要开会研究后才能决定。
“王部长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涉及部队用地,要慎重。”陆沉舟转达着领导的意思,“而且现在政策刚出台,没有先例可循。”
林晚秋虽然有些失望,但仍然充满希望:“至少领导没有一口回绝,这就是好事。”
又过了两天,消息在家属院里传开了。有人支持,有人怀疑,也有人说风凉话。
周婷婷在服务社遇见林晚秋时,故意大声说:“林医生真是能人,又要当医生,又要养猪,现在还要种地。这是要当全才啊!”
林晚秋不卑不亢地回应:“都是为了部队建设,能做一点是一点。”
晚上,马大嫂特意来找林晚秋,悄悄告诉她:“晚秋,我支持你。要是真能承包荒山,算我一个。在家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干点有意义的事。”
林晚秋感动地握住马大嫂的手:“谢谢您,马大嫂。”
一周后的傍晚,陆沉舟兴冲冲地回到家,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晚秋,好消息!后勤部原则上同意你的方案了!”
林晚秋惊喜地接过文件,手都有些发抖。这是一份初步批复,同意她承包荒山进行中草药种植试点,详细条款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陆王氏看着儿媳高兴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看把你乐的。”
“妈,这是大事!”林晚秋激动地说,“如果成功了,咱们部队医院就能用上自己种的药材了!”
这一夜,林晚秋失眠了。她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荒山变药园的景象。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无数困难等着她。但是,既然春风已经吹来,她就要做第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
窗外,月光如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而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