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风波乍起(2 / 2)

“嫂子,你家真干净。”陆秀兰由衷地说。

陆王氏也扫了一眼房间,目光在那张奖状上停留片刻,没说什么。

傍晚,林晚秋去服务社凭票买了些肉和菜,又向邻居马大嫂借了两个鸡蛋,准备做一顿接风宴。陆秀兰主动到厨房帮忙,笨手笨脚地择着青菜。

“嫂子,你在部队医院上班,是不是特别忙啊?”陆秀兰小声问。

“是挺忙的,但我喜欢这份工作。”林晚秋麻利地切着土豆,“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很有意义。”

陆秀兰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色:“真好啊。我在老家就只能下地干活,妈说女孩子读太多书没用,初中毕业就不让我上了。”

林晚秋看了她一眼,轻声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女孩子也能有自己的事业。你要是想学什么,在部队这段时间我可以教你。”

陆秀兰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妈肯定不会同意的。”

吃饭时,陆王氏看着桌上的青椒炒肉片、西红柿炒鸡蛋和土豆丝,点了点头:“晚秋手艺见长啊。”

“妈,您尝尝这个。”林晚秋给婆婆夹了一筷子肉片。

陆沉舟开了瓶竹叶青酒,给母亲倒了一小杯:“爸身体还好吗?”

“好着呢,就是惦记你们。”陆王氏抿了一口酒,又绕回老话题,“你爸也常说,要是能再抱个孙子,这辈子就圆满了。”

陆沉舟与林晚秋对视一眼,放下筷子:“妈,我和晚秋现在都处在事业关键期。她刚被推荐去省里参加一个医疗培训,我下半年也可能调动工作。要孩子的事,真的不急。”

“什么不急!你都三十多了!”陆王氏提高声音,“晚秋也不小了,再拖几年,想生都生不了!”

冬冬吓得停止了咀嚼,怯生生地看着奶奶。

林晚秋摸摸儿子的头,平静地对婆婆说:“妈,我理解您的心情。但现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和沉舟都是党员,应该带头响应政策。再说,我把冬冬教育好,将来他成才了,比什么都强。”

陆王氏被这话噎住了,半晌才嘟囔道:“政策政策,政策还能管到人家炕头上去?”

但见儿子儿媳态度坚决,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闷头吃饭,桌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饭后,陆秀兰抢着洗碗,林晚秋则在里屋整理婆婆带来的东西。陆王氏坐在床边,看着她一件件取出袋子里的特产:老家晒的红薯干、自家炒的南瓜子、一小布袋小米……

“晚秋啊,妈知道你现在有本事。”陆王氏突然开口,语气缓和了许多,“可女人终究是要以家庭为重的。你看沉舟现在已经是团职干部了,你安安稳稳在家照顾他和孩子,不比什么都强?整天抛头露面的,难免有人说闲话。”

林晚秋整理东西的手没有停,声音温和但坚定:“妈,现在不是旧社会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为了支持沉舟,为部队建设出力。沉舟他很支持我的。”

陆王氏叹了口气,知道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儿媳,便不再说话。

晚上躺下后,陆沉舟轻轻握住林晚秋的手:“妈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老一辈的思想,转不过弯来。”

林晚秋在黑暗中微笑:“我知道。只是没想到她会突然过来,一点准备都没有。”

“我也没想到。”陆沉舟顿了顿,“但她既然来了,咱们就好好招待。至于生孩子的事,咱们自己拿主意。”

林晚秋靠在他肩头,心里暖暖的。这些年,丈夫的变化她看在眼里,从最初那个严肃刻板的军人,变成了如今懂得体贴、支持她事业的伴侣。

窗外,月光如水。林晚秋知道,婆婆的突然到访绝非偶然,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静。但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媳妇了,她有事业,有理想,有丈夫的支持,足以面对任何风浪。

只是,想起婆婆那期盼又固执的眼神,她还是轻轻叹了口气。这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不知还要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