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教室门再次打开,王老师面带笑容地走了出来,向她伸出手:“林晚秋同学,恭喜你!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你的论文选题新颖,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数据详实,结论可靠,答辩表现优秀!论文成绩,优秀!”
一股巨大的、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冲散了所有的紧张和疲惫。林晚秋紧紧握住王老师的手,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谢谢王老师!谢谢各位老师!”
“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王老师欣慰地看着她,“晚秋啊,你没有辜负这次学习机会,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为师为你感到骄傲!”
顺利通过答辩,并且获得“优秀”的成绩,意味着林晚秋的进修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消息很快在小小的进修班传开,同学们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就连一向有些清高的李秀梅,也由衷地说:“晚秋,你这篇论文,确实做得漂亮,给我们‘土专家’正名了!”
然而,喜悦之后,更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毕业在即,何去何从?
仿佛约好了一般,几家单位的“橄榄枝”几乎同时递到了她的面前。首先是王老师代表学院,表达了希望她留校任教的意愿,认为她的实践经验对丰富中兽医教学至关重要。随后,省城一家新成立的、专门研究中药资源开发的科研所也发来邀请,看中了她将中药应用于新领域的探索精神。甚至,她之前实习过的一家地方中型医院,也托人带话,愿意为她提供中医科的岗位。
这些机会,每一个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留校,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和受人尊敬的身份;进入科研所,意味着更前沿的探索平台;去医院,则能直接服务更多人,实现她作为医者的部分理想。它们都指向一个更广阔、更繁华的天地,是她过去在养殖场时无法想象的。
林晚秋拿着这几份意向材料,坐在宿舍的床沿,心潮起伏。窗外是省城日渐繁华的街景,车流人流,喧嚣而充满活力。这里有着更丰富的资源、更便捷的生活、更多的发展可能。留下,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可是,当她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部队家属院那个安静的小院,是陆沉舟沉默却坚实的背影,是冬冬依赖的眼神,是养殖场里那些熟悉的面孔和亟待推广的技术,是陈老期许的目光,是后勤部王副部长“盼你学成归来”的嘱托……
一边是个人发展的广阔平台,一边是承载着责任、情感与初始梦想的土地。她知道,陆沉舟绝不会阻拦她追求更好的发展,他一定会说“遵从你自己的内心”。但她也知道,自己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了那片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上。她的研究成果,只有在养殖场、在部队后勤系统,才能最快、最有效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保障力。
夜深人静,她再次拿出陆沉舟最近的来信。信里,他依旧报着平安,说着冬冬的趣事,末了,依旧是那句简单的话:“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前路如何,遵从本心即可。”
“遵从本心……”林晚秋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那刚劲的字迹。她的本心是什么?是追求更舒适的环境,更高的头衔,还是回到需要她的地方,将所学真正用于改变,用于守护她所爱的人和事业?
抉择的时刻,已经到来。前程似锦,道路分明,而她,需要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