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返城潮起(1 / 2)

初夏的风带着燥热,吹过家属院,也带来了远方躁动不安的消息。不知从何时起,“知青返城”成了人们窃窃私语中最常出现的字眼。起初只是零星的传闻,说某些地方的知青开始闹着要回城,渐渐地,消息越来越确凿,报纸上也开始出现相关政策的讨论,一股看不见的洪流似乎正从全国各地汇聚,冲击着原有的秩序。

这股风也毫无例外地吹进了部队家属院。院里有好几户人家的媳妇,当年就是作为知青下乡,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军官,才在这边陲之地安了家。如今,返城的口子一开,她们沉寂多年的思乡之情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如同被点燃的野草,迅速蔓延开来。

水房里,公共厕所旁,甚至坐在自家门口纳凉时,议论的中心都变成了“返城”。

“听说了吗?王营长家那个李梅,她娘家来信了,说城里现在正落实政策,她弟弟的户口都快办回去了!”

“可不是嘛!张指导员家的赵小云,听说她以前一起下乡的几个姐妹,都陆续回城了,还安排了工作,在百货大楼站柜台呢!”

“唉,说起来,咱们在这地方,一年到头见不着爹娘,孩子上学、看病,哪样比得上城里方便?要是能回去……”

羡慕、渴望、焦躁的情绪在弥漫。有人开始翻箱倒柜找出当年下乡的证明,有人忙着给老家写信打听消息,更有甚者,夫妻之间为此爆发了争吵。

“凭什么不让我回去?政策允许了!我当年下乡是响应号召,现在回去也是响应政策!难道要我一辈子窝在这山沟沟里?”

“你是军属!你走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怎么办?部队有纪律!”

“纪律纪律!你就知道纪律!我为你、为这个家付出的还不够多吗?我就不能为自己活一次?”

这样的争执声,偶尔会从某些院落里隐约传出,给原本平静的家属院蒙上了一层躁动不安的阴影。

林晚秋自然也感受到了这股弥漫在空气中的骚动。她去养殖场的路上,总能听到一些议论,看到一些军属脸上那种混合着希望与迷茫的复杂神情。

这天,她刚把冬冬送到马桂兰家,准备去养殖场,就在院门口碰到了眼圈红红的赵建国媳妇。赵建国媳妇也是知青出身,平时性子爽利,此刻却像是霜打的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