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同居风波(1 / 2)

锅盖掀开的瞬间,蒸腾的水汽模糊了陈砚舟的视线。他抬手抹了把额头,左手绷带上又渗出些许血丝。灶台边的清水锅仍在咕嘟作响,陈皮丹沉在锅底,药香与残存的辣味交织,仿佛昨夜那场对峙的余烬。

他没有关火就上了二楼,脚步放得很轻。楼梯拐角处有块松动的地板,每次踩上去都会发出一声——昨晚这声音响了三次,分别是十一点半、凌晨一点,以及三点零七分。

客房门虚掩着。唐绾的睡袋铺在地板上,相机摆在枕边,镜头朝外,像一只警惕的眼睛。

陈砚舟没有进去,转身下楼,径直走向监控后台。他调取时间轴,画面一格格快进。果然,三点整,唐绾起身披上外衣,赤脚走到楼梯口。在昏暗的光线下,她举起相机,对着厨房方向连续拍摄了三张照片。

他点开照片放大细看。第一张,他正背对着镜头炒菜,火光映在墙上;第二张,侧脸轮廓被油灯勾勒出一道金边;第三张,依然是同样的角度,连锅铲扬起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再往前翻看——昨天、前天、大前天......整整九十九张,全都是这个位置,这个角度,这个人。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屏幕:你这是要给我出写真集?

话音刚落,头顶传来动静。唐绾站在楼梯口,棉麻裙皱巴巴的,头发凌乱得像刚经历过一场争执。

证据源需要实时监控。她的语气平静,像是在念新闻稿,你昨晚熬的汤里有密钥,万一有人潜入盗取数据呢?

所以你就半夜蹲点拍照?

行为模式分析有助于预判风险。她走进厨房,顺手拿起抹布擦拭相机,你在炒菜时的微表情、手势频率、呼吸节奏,都是重要变量。

陈砚舟盯着她看了两秒,忽然笑了:那你有没有发现,我每次切姜片,都会多切一片扔进水槽?

唐绾愣住了。

那是给我母亲的。他说,她生前常说,厨房不能亏待灶神。多切一片,是供奉。

唐绾的手停住了动作。

还有,我左手腕上的这把勺子,是我祖父传给我父亲,我父亲又传给我的。它不光是装饰。陈砚舟抬起手腕,银光一闪,它量过三代人的脉搏。你现在心跳每分钟九十二下,血压偏高,眼睑浮肿——最近睡得不太好吧?

唐绾沉默不语。

他转身开火,抓了一把莲子扔进砂锅,静心莲子羹,今天特供。

汤滚开时,他盛了两碗。一碗放在自己面前,一碗推到她手边。

喝吧。

唐绾低头看着那碗汤,热气氤氲,模糊了她的镜片。她摘下眼镜,小口啜饮。

甜度刚好。她低声说。

因为加了你相机包里的那包蜂蜜。陈砚舟嚼着莲子,标签上写着母亲遗物,你每次触摸它,手指都会微微颤抖。

唐绾猛地抬起头。

我不是在调查你。他说,是你太用力了。保护证据没有错,但别把自己也变成证据的一部分。

她不再提及监控的事,也没有搬走,只是从那天起,凌晨的楼梯再也没有响起过脚步声。

但麻烦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的夜晚,暴雨猛烈地敲打着屋檐。陈砚舟正在收拾灶台,忽然听见门口传来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庞然大物撞上了卷帘门。

他拉开门,一辆白色房车横在店门口,车顶的广告屏闪烁着荧光字:独家冠名·心味之夜。雨水顺着车身流淌,宛如一条发光的河流。

余昭昭站在雨里,妆容已经花了,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手中举着一块硬纸板,上面用口红歪歪扭扭地写着:赞助费可抵房租,签吗?

陈砚舟看了她三秒,转身进屋,取出毛巾和一杯热姜茶。

先擦干头发。他把毛巾搭在她肩上,别感冒了。

余昭昭没有动,仍然举着牌子:我说真的,我可以付现金,还能带团队来做直播——

我不缺房租。他打断她,端着姜茶往回走。

那我住在这里行不行?她追上前一步,就几天,等雨停了就走。

陈砚舟回头看了她一眼:你一个当红女星,睡在房车里堵在别人店门口,不怕明天热搜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