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乩童,邪灵 > 第145章 藏经阁内,星辉为引

第145章 藏经阁内,星辉为引(1 / 2)

青莲子留下的令牌触手温润,其上的云纹仿佛活物,缓缓流转。林妙可没有立刻动身,而是在听竹小筑又静修了两日,将自身状态调整至最佳,同时对那三条道路进行了更深的思考。

《青霄剑典》虽利,但其一往无前的杀伐之意,与她玉宸心灯中那份源自救死扶伤信念的“守护”内核,似乎存在着一丝不易调和的冲突。《云水真诀》包容性强,也确实最适合目前的净化需求,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点能让她灵魂产生共鸣的独特吸引力。

反倒是《星辰引》,那沟通星辉、强化根本的法门,虽看似与她的现状关联最弱,但那“星辰”二字,却总在不经意间撩动她体内那缕沉睡的太阴本源,让其产生微不可查的悸动。太阴星,本就是周天星辰之一。

“或许,我该去藏经阁看看,那里或许有更多线索。”林妙可做出决定。

云台山内门区域广阔,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林妙可凭着令牌指引,驾驭起一丝微弱的玉宸心灯之力(虽未习得御器法门,但简单滑行已可勉强做到),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一座气势恢宏的殿阁前。

藏经阁并非想象中高耸入云的塔楼,而是一片依山而建的建筑群,青瓦白墙,飞檐斗拱,古朴沉静。主阁大门上方悬挂着“藏经阁”三字匾额,笔力千钧,道韵天成。门前有弟子值守,查验过林妙可的令牌后,便放她入内。

一踏入阁内,林妙可便感到一股浩瀚如海的气息扑面而来。并非灵压,而是无数典籍、玉简汇聚而成的知识与岁月的气息。一层空间极大,书架林立,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种材质的卷轴、书册、玉简,光芒流转,灵气盎然。不少弟子静立书架前,或凝神阅读,或以神念探查玉简,鸦雀无声,唯有淡淡的墨香与灵气流动。

林妙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撼。她先是按照区域标识,找到了记载山川地理、宗门历史、奇物志异的区域。她首先想了解的,是关于“太阴”与“星辰”的记载。

她翻阅了几本厚重的《周天星斗录》、《玄门异物志》,其中对太阴星的描述多集中于其至阴至寒、主肃杀与宁静的特性,以及炼制特定法器、修炼阴属性功法的辅助作用,但并未有与她体内那缕本源特性完全吻合的记载。

随后,她又找到一些关于特殊体质和先天禀赋的杂记。在一本泛黄的《万载玄体考》残卷中,她看到了关于“太阴之体”的描述:“太阴之体,秉月华而生,性近道,易通幽,然阴气过盛,易招邪祟,多坎坷……”这描述与姑姑林素云的纯阴之体有几分相似,但似乎又更为玄奥。

她看得入神,不知不觉走到一层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这里的书架略显陈旧,上面摆放的多是一些年代久远、内容冷僻,或被认为价值不高的典籍玉简,少有人问津。

正当她准备离开时,眼角余光瞥见书架最高层的角落,有一枚蒙着淡淡灰尘的暗紫色玉简。那玉简颜色深邃,不像其他玉简那样灵光闪耀,反而有种内敛的感觉,其上似乎有极淡的星点纹路。

鬼使神差地,林妙可踮起脚,将其取了下来。拂去灰尘,玉简入手微凉。她尝试将一丝神念探入。

嗡——

一声轻微的震鸣在她脑海中响起。玉简没有排斥,但传递出的信息却极为晦涩、残缺,仿佛经历了漫长岁月,流失了大部分内容。残存的信息并非系统的功法,更像是一些零碎的感悟和意象:

“星辉非冷,内蕴生机……”

“引星淬魂,非仅强化,乃溯源之道……”

“众星皆有其性,太阴太阳,亦在周天序列,寻其共鸣,可触本源……”

“……观想星图,纳星入体,点亮身内窍穴,自成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