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乩童,邪灵 > 第112章 药香蕴灵,星轨初现

第112章 药香蕴灵,星轨初现(1 / 2)

陈璐的来访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紧迫感。钱四海的动作比预想的更快,也更狡猾。他不再隐藏于暗处窥伺,而是堂而皇之地走入聚光灯下,用资本和文化的外衣包装自己,这无疑使得应对他变得更加复杂。

林妙可深知,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更快地恢复,哪怕只能恢复一丝自保之力。

她将更多的心神沉入那独特的“内照”与“滋养”之中。除了感悟外界生机,她开始将目光投向身边最寻常的事物——母亲每日熬煮的草药。

以往,她只是被动地服用,依靠药力温养身体。但现在,她尝试在服药时,用那丝微弱的“心灯”意念去感知药汤。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她高度专注的“内照”下,那苦涩的汤药不再仅仅是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她仿佛能“看”到其中蕴含的微弱草木灵气,那是药材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天地精华,虽驳杂,却充满生命力。

她引导着心灯火种散发出的微光,如同一个极其精细的滤网和催化剂,缓缓包裹、梳理那些入体的草木灵气,剔除其中与自身不合的杂质,引导其精华更精准地渗入干涸的经脉与识海,滋养那簇火苗。

这个过程对心神的消耗极大,每次服药后她都如同进行了一场脑力风暴,疲惫欲死。但效果也是显着的,火苗凝聚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丝,虽然依旧微弱,却不再是摇摇欲坠,而是多了一份扎根般的稳定感。

同时,她也未放下对守旧一族典籍的研读。再次进入宗祠藏书阁,她不再泛泛而览,而是有针对性地寻找与“心灯”、“本源修复”以及“星碑奥秘”相关的记载。

在一卷以银丝绣线记载于不知名兽皮上的《星碑纪略》中,她发现了一段令人振奋的描述:

“……星碑非死物,乃承星力、定地脉之灵枢。其力至阳至纯,然过刚易折,需阴柔调和,方可长久。历代乩童,皆可视作连接星碑与生灵之桥梁,引其力而用之。然若桥梁受损,非不可修复,若能引动星碑一丝本源星辉,辅以契合之灵引,或可重塑根基,甚或……因祸得福,使桥梁更为宽阔坚韧。”

引动星碑本源星辉?

林妙可心念急转。星碑在上次浩劫中受损沉寂,还能引动其力量吗?而且,“契合之灵引”又是什么?她想到了自己那与众不同的,融合了医学认知与“心灯”意念的感知方式,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桥梁”?

她尝试着,在一个星月皎洁的夜晚,拖着依旧虚弱的身子,再次来到宗祠院中的星碑前。

此时的星碑,那道裂痕依旧触目惊心,碑体不再散发任何光芒,仿佛只是一块巨大的、饱经风霜的顽石。守夜的族人见到她,认出是持有“守星令”的林妙可,并未阻拦,只是目光中带着好奇与一丝敬畏。

林妙可没有像以前那样,试图用灵念去沟通或汲取。她只是静静地坐在星碑前,闭上双眼,将意识完全沉入识海,全力催动那簇乳白色的心灯火种。

她没有索取,而是……**展示**。

她将自己化身心灯时,照亮怨念、引导安眠的那份“理解”与“慈悲”的意念;将她对家族宿命、对正邪边界的思考;甚至将她利用药香蕴灵、缓慢修复自身的感悟……所有这些独特的、融合了她两世认知(科学理性与玄学体悟)的“道”,如同展开一幅无形的画卷,通过那心灯火种微弱的共鸣,缓缓向沉寂的星碑传递过去。

这不是力量的碰撞,而是……**理念的呈递**。

时间一点点流逝,夜空中的星辰似乎格外明亮。林妙可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种纯粹的意念传递,对心神的消耗极大,她感到一阵阵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