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黑警的二进制经文
刘建明推开重案组办公室的门,一股混合着速溶咖啡、汗味和某种若有似无的铁锈气息扑面而来。墙上悬挂的“廉正高效”锦旗边缘泛起可疑的黄褐色水渍,像一块正在缓慢扩散的霉斑。电脑屏幕的光映在同事们麻木的脸上,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单调得如同某种工业流水线上的机械节拍器。他拉开自己那张吱呀作响的椅子坐下,指尖划过磨得发亮的桌面,触感冰凉而油腻。空气里飘荡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警队内部有鬼,一个把警徽当作献祭供品,把警例当作召唤仪轨的鬼。
他的目光落在桌角一份翻开的内部调查报告上,标题刺眼:《警员梁志雄殉职案疑点分析》。梁志雄,那个三天前被发现在荃湾废旧车场油罐里溺毙的年轻卧底。尸检报告冰冷地写着“意外失足”,但刘建明见过那张肿胀发青的脸,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深处,凝固着绝非溺水能解释的、被某种超越想象的恐怖彻底碾碎灵魂后的空洞。
更诡异的是他紧攥在手里的东西——半张被机油浸透的打印纸,上面印着《警察条例》第23条的片段:“警员在执行职务时,须时刻保持警惕,维护法纪……” 字里行间,却用极细的红色圆珠笔,点下了密密麻麻、毫无规律可言的微小圆点。
摩斯密码。刘建明几乎瞬间就认出了这种古老而隐蔽的通讯方式。但密码的内容,绝非条例本身。他花了整整两天,对照着警局内部通讯手册的摩斯码表,将那些红点一一转译。得到的不是命令,不是情报,而是一段令人头皮发麻、意义不明的呓语:
“.ph’NGLUI GLw’NAFh cthULhU R’LYEh wGAh’NAGL FhtAGN…”
这段文字带着一种亵渎的韵律,每一个音节都像冰冷的齿轮在生锈的轴套里强行转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刘建明强行压下胃里翻腾的不适感,把它输入警局档案数据库进行模糊匹配。屏幕闪烁了几下,弹出一个极低权限的提示框:“加密档案:维多利亚港海底声呐异常记录(1984)”。访问级别赫然标着“绝密A级”,申请按钮是灰色的。权限。又是权限。一条无形的锁链,把他挡在真相的门外,而锁链的另一端,或许就握在某个穿着和他一样制服的人手里。
他需要钥匙。一个能打开1984年尘封档案的钥匙。深夜十一点半,警署大楼如同一个巨大的钢铁棺椁,大部分区域沉入黑暗与死寂,只有走廊应急灯散发着惨绿的光晕。刘建明穿着软底鞋,像一道阴影滑过空旷的走廊。档案室厚重的金属门锁着,他摸出从技术科“借”来的高仿权限卡,在感应区刷过。绿灯微弱地亮起,锁芯发出一声沉闷的“咔哒”。门开了,一股陈年纸张、灰尘和更深沉的霉变气味汹涌而出。他闪身进去,反手轻轻带上门。
一排排顶天立地的铁灰色档案柜如同沉默的墓碑,整齐地排列在黑暗中。刘建明打开一支笔形小手电,微弱的光柱切开浓稠的黑暗。他精准地找到了“V-1984”区域,手指在冰冷的金属柜门上划过。目标档案盒被塞在角落里,标签上的字迹已经模糊:“维港声呐异常 - 原始记录(含附件)”。
他抽出沉重的盒子,拂去厚厚的灰尘,打开。里面是泛黄的纸质报告、模糊的声呐波形图复印件,还有几盘老式的黑色录音磁带。他快速翻动着报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行字,每一幅图。报告内容语焉不详,只提及当年维港某区域持续监测到来源不明、频率极低的规律性震动,疑似大型机械运转,后因“无实际危害”而归档。
就在他拿起最后一份附件——几张原始的声呐记录纸时,一丝极细微的异常引起了他的注意。其中一张图纸的背面,靠近边缘的位置,纸质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光滑、更硬挺一些,像是曾经被某种液体浸染过。他心头猛地一跳。他关掉手电,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微型的紫外线笔灯。幽蓝的光束无声地亮起,扫过那张图纸的背面。
一个图案在蓝光下骤然显现!
那是一个由无数扭曲、断裂的线条构成的复杂符号。它并非静止,在紫光的照射下,那些线条仿佛在缓慢地蠕动、延伸,试图挣脱纸面的束缚。符号的中心是一个令人眩晕的漩涡,边缘则探出许多无法名状的尖刺和钩爪。整个图案散发着一种非几何、非自然的亵渎感,仅仅凝视几秒,刘建明就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和眩晕袭来,太阳穴突突直跳,仿佛有无形的冰冷触须正试图钻入他的颅骨。黄印!报告里提到的海底工厂打铁声的源头?梁志雄用命换来的密码指向的……就是这个?
就在他心神剧震的瞬间,档案室的门把手,毫无征兆地转动了一下!极其轻微,但在死寂中清晰可闻。刘建明浑身肌肉瞬间绷紧,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猛地熄灭紫外线灯,将图纸塞回档案盒,闪电般合上盖子,同时矮身藏进旁边档案柜投下的浓重阴影里。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缝,一道手电光柱谨慎地探了进来,左右扫视。光束掠过刘建明藏身的阴影区域,几乎擦着他的鞋尖。他屏住呼吸,连心跳都仿佛停滞。持手电的人在门口停留了十几秒,似乎在确认什么。刘建明能听到自己血液冲刷耳膜的轰鸣。
终于,那人似乎并未发现异常,光束收回,门被轻轻带上。脚步声在门外走廊响起,逐渐远去。刘建明在黑暗中又等了几分钟,确认安全后才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冷汗已经浸透了他的衬衫。刚才那人是谁?值班员?还是……那个内鬼?他不敢久留,迅速将档案盒放回原位,抹去一切痕迹,像幽灵一样离开了这座埋葬着秘密的钢铁坟墓。
回到自己冷清的公寓,刘建明毫无睡意。黄印的图案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他打开电脑,连接上一个特殊加密的跳板网络,进入一个布满陷阱和虚假信息的深层网络论坛——“锈蚀回响”。他化名“探针”,谨慎地发布了一个模糊的询问:“寻求解读:维多利亚港84声纹,关联黄印,警例23。” 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一个加密私聊窗口突然弹出。对方头像是一片纯粹的黑暗,Id是乱码字符。
乱码字符: 警例23…钥匙孔。黄印…是门。门开了,声音就来了。打铁…锻炉…祂在醒来。
探针:谁在醒来?海底工厂是什么?
乱码字符:工厂?不…那是螺湮城。祂们的锻炉。齿轮…血肉…终将一体。警察…是祂的扳手。条例…是祂的经文。快跑…他们知道你看了…
窗口瞬间关闭,对方头像灰暗下去。刘建明盯着最后那句警告,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他知道“他们”指的是谁。警例是经文……内鬼在用警队的规则体系作为掩护,传递唤醒“祂们”的信息!他猛地想起梁志雄尸体上那份条例23的密码纸。必须找到密码的源头!
第二天,刘建明利用职务之便,调取了最近三个月内所有涉及条例23的警队内部通讯记录、文件流转记录和电子签章日志。海量的数据在屏幕上滚动。他编写了一个筛选程序,专门查找那些在条例23文件上停留时间异常长、或者有反复修改痕迹的记录。一个名字在红色警报框中被高亮弹出:高级警司,罗文耀。负责警队内部纪律监察。
罗文耀的办公室在顶层,视野开阔,能俯瞰大半个港岛。刘建明敲门进去时,他正背对着门,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钢筋水泥的丛林。
“刘督察?稀客。”罗文耀转过身,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眼神却锐利得像手术刀,似乎想穿透刘建明的表象。“为了梁志雄的案子?”
“是的,罗警司。有些关于内部流程的问题想请教。”刘建明保持着恭敬的姿态,目光却快速扫过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宽大的红木办公桌,整齐的文件架,墙上挂着警队历任高层合影。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甚至可以说模范。但在窗台边缘,一盆看似普通的绿萝盆栽的土壤表面,刘建明敏锐地捕捉到几粒极其微小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颗粒——和他之前从梁志雄指甲缝里提取到的未知金属碎屑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