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九渊葬书 > 第291章 远古龙族的预言

第291章 远古龙族的预言(1 / 2)

“造化源石”这四个字,如同在无尽黑暗中骤然划过的、一道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曙光,瞬间刺破了笼罩在联军高层心头那近乎绝望的阴霾。尽管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至少,救治沈渊的行动,第一次有了一个明确、具体且蕴含着一线生机的方向!

裕亲王闻讯,精神大振,立刻以最高优先级亲自督办此事。联军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高效运转起来,但其目标已从毁灭性的征战,转向了探索与拯救。一道道加盖着亲王玺印的紧急命令,通过传讯法阵、灵禽飞梭乃至不惜耗费灵石的超远距离传送,发往大陆各个角落尚在联军掌控或影响范围内的据点、附庸势力以及交好的隐世宗门。

命令的核心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与人脉,全力搜集一切与“极西死海”、“龙骨之崖”、“化龙渊”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情报!无论是尘封的古籍、残缺的碑文、口耳相传的古老歌谣、甚至是蛮族部落的图腾传说,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然而,收获却令人沮丧地稀少,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于无。

“极西死海”,这个名字在少数最古老、最冷僻的地理志异或探险手札中偶有提及,被描述为位于大陆板块最西端尽头的一片浩瀚无垠、终年被灰蒙蒙的、连神识都能吞噬的诡异迷雾所笼罩的禁忌之海。其海水并非寻常的蔚蓝或深绿,而是一种沉滞的、毫无生机的死灰色,传说中鹅毛不浮,飞鸟难渡,蕴含着一种能缓慢侵蚀灵力、腐朽神魂的诡异分解之力,是连化神期大能都不愿轻易踏足的绝地中的绝地。关于其内部的具体情况,几乎没有只言片语的可靠记载,所有试图深入探索的记载,最终都以“不知所踪”或“魂灯熄灭”告终。

而“龙骨之崖”与“化龙渊”这两个地名,则更加神秘莫测。除了沈渊从那无名皮卷上解读出的信息外,在联军所能调动的浩如烟海的典籍库藏、以及各方势力贡献出的秘闻档案中,竟然找不到任何其他相关的、哪怕只是名字相同的记载!它们仿佛只存在于那份独一无二的皮卷之上,是彻底被时光长河淹没的秘辛。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又被一盆冷水迎头浇下,线索似乎再次中断,气氛重新变得凝重。

就在裕亲王和联军智囊们面对这情报真空而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却从遥远的北方雪原悄然来临。

负责整顿北疆军务、安抚战后各部族的狄青,在拜访一个世代居住于极北冰原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型部落时,偶然听闻部落中那位年纪老得已经无法准确计算、皮肤如同千年树皮、整日蜷缩在兽皮毯中、仅靠微薄呼吸维系生命的的老祭司,时常会陷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混沌状态,口中反复念叨着一些含糊不清、音节古怪的古老词句。部落的年轻萨满告诉狄青,那是部落代代口耳相传、连他们都无法完全理解的,关于世界起源与终结的远古预言,被视为神圣的呓语。

狄青心中一动,联想到沈渊的伤势和联军正在全力寻找的线索,他立刻意识到这或许非同小可。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极其恭敬地请求面见老祭司,并动用了一枚珍贵的、能够记录声音与模糊灵魂波动的“留影玉简”,小心翼翼地记录下了老祭司在数个时辰的昏睡与清醒交替间,断断续续吟诵出的那些破碎、古老而神秘的呓语。

记录完成后,狄青立刻派遣最得力的亲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护送这枚可能关乎重大的玉简,日夜兼程,穿越万里冰原,送往皇都。

当这枚带着北疆寒气的玉简被呈送到裕亲王案头时,联军最顶尖的语言学家、古符文专家、历史学家以及几位精通灵魂感应的大修士,立刻被召集起来,组成了一个临时的破译小组。玉简中传出的声音苍老、模糊,夹杂着大量早已失传的古语发音和意义不明的喉音,破译工作极其艰难。

专家们不眠不休,耗费了巨大心力,对比了数十种濒临失传的古老语系,甚至动用了搜魂术(对玉简能量残留进行温和探查)辅助分析,终于,在三天三夜的奋战后,将那段支离破碎的呓语,拼凑、破译出了大致的含义:

“当星辰坠落,天命崩坏,背负葬世之契者,将踏着众龙的骸骨,于死寂之海的尽头,寻得逆转造化的契机……龙族的遗泽,将指引迷途之子,弥补残缺的圆……”

这段预言被破译出的瞬间,所有参与破译的专家,以及第一时间听到内容的裕亲王等联军核心高层,无不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直冲天灵盖,头皮阵阵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