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萨齐因(2 / 2)

因为我知道,有些纷争是无法避免的,沙漠人会为了水源争斗,可如果不争斗那就无法生存,沙漠人会抢劫商队,因为如果不抢他们同样吃不饱饭。

这些举动会给双方带来莫大的灾难,这些是‘恶’,却不能简单的用‘错’来判断。

这不是沙漠人的‘劣根性’,这是沙漠撕下了文明的伪装。

我明白,这不是某个人的错,甚至不是一群人的错,这是环境塑造的‘必然’。

就像沙粒随风滚动,烈日蒸发水分。

我试图过改变,我来调解水源争端,结果只是让冲突换了时间地点;我教授耕作技术,但收获的粮食转眼成了新的争夺目标。

我的财富可以拯救一些人,但无法拯救所有人,甚至被我‘拯救’的人成了新的‘猎物’。

接下来我该干什么?宣扬和平共处吗?可这里的风沙太大,盖过了我的声音。

我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无用功。

我曾坚信的‘拯救’是什么?是让他们放弃争斗拥抱死亡吗?是要求商队甘愿被抢活活饿死以成全‘善良’吗?

我带来的所谓‘道德’和‘拯救’,在生存法则面前苍白得像一张废纸,甚至显得虚伪可笑。

在这里,‘善’是奢侈品,而‘恶’才是生存的必需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道德’是没有支点的,这一切的一切会一直重复下去。

那么,‘拯救’的意义何在?‘理想’又是什么?这些不过是我强加给这个冷漠世界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的努力,我的痛苦,我的存在本身,在这片沙漠面前,和一颗被风卷起的沙砾有何区别?

所有人都能和平共处的时代根本不存在!无论怎么努力我都无法做到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为那过于理想的‘理想’,就是一片虚无缥缈的虚无,它根本不会存在!

它不存在...

呵,一切都是无意义的徒劳罢了...

萨齐因陷入了‘虚无’...

他一直以来的努力没了意义,于是,他选择了‘自灭’。

萨齐因的虚无感很好理解,就是他将目标定的太大,反而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然后天才了一辈子的他无法接受自己很渺小的事实。

就像一些人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只是宇宙间一颗渺小的星球,自己的人生不论如何也掀不起一点风浪一般。

那宏大与渺小的对立就会让人感到虚无,因论派这群学历史的和明论派这些学天文的应该尤为容易陷入这种虚无感。

虚无不会去找任何人,但人总是被虚无笼罩着。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萨齐因没能抗住这种压力,但他却也没有完全放弃,所以还在找着和自己‘相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