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原神:剧透未来给本人 > 第849章 不要‘照镜子’

第849章 不要‘照镜子’(2 / 2)

璃月人、蒙德人亦是能够想象到那时的景象,因为林秋都有写过,有画过,他们的历史也都记录过。

哪怕只是看文字的描述,看图画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绝望与恐惧,根本不敢想象亲身经历那一切的先祖们是什么心情。

他们只能靠自己,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才将那场末日抵挡了出去,给了后人一片生存的空间,享受着和平,能坐在这里看故事。

所以面对带来那场末日的坎瑞亚,大家缺乏喜爱。

你们看起来很惨的样子,可我们难道就不惨吗?

之所以我们现在看起来美好,也只是因为我们当初抵挡住了,如若不然,难道深渊会放过我们吗?

七国人的情感无法站在埃德一边,但他们也确实不想让卡利贝尔面对残酷的真相。

他太小了,没必要让这个小孩子面对这些,仇恨和痛苦不需施加在这个不相干的小孩子身上。

电影里卡利贝尔的声音都在颤抖,带着哭腔和恐惧,他询问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

埃德赶忙否认了这个可能性,说妈妈的丝巾就在你的胳膊上,妈妈会祝福、保佑你的,怎么会死呢?

【埃德说道:“刚醒来的你可能有些混乱,你就先在这里好好休息吧…一切都会好起来。”】

最后埃德还提醒了一句:

【“哦对了…你一定要记得…不要摘

面具后的样子,的确是未曾有人看过,因为摘

埃德的提醒似乎满是关爱,他甚至着重提醒了两次。

但是这在一些人看来却有些问题,比如纳西妲、阿蕾奇诺和宵宫等人。

纳西妲是站在神明视角下的观察,她觉得埃德的话无疑是给卡利贝尔埋下了一颗‘怀疑的种子’,带有诱导意义,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阿蕾奇诺则是站在‘家长’视角下,在她看来想要让一个孩子不要去做什么最好的办法永远不是说‘不要’。

因为阿蕾奇诺知道,小孩子对‘不要’这个词的反应是迟钝的,他们反而会将注意集中在‘不要’的后面。

比如你说‘不要摘面具’,只会让他更在意‘摘面具’这件事,小孩子对否定词的处理并不敏感。

除非你在说‘不要’后还给出了其他的‘替代方案’。

与其说‘不要摘面具’,还不如说‘戴着面具才能有童话世界的魔法,见到爸爸哦’这样的话。

这都是阿蕾奇诺的育儿经验,当然,她说话没有那么的‘温柔’。

最后的宵宫嘛,她是和小孩子相处久了,很了解小孩子的思考倾向,让一个小孩子按按钮的方法就是写下:不要按下此按钮。

就是因为她足够了解小孩子们的思考倾向,所以孩子们才喜欢跟她玩,大人们也放心孩子跟她玩,完全不怕她带坏孩子。

以上内容要说的更专业些的话,其实就是人类在处理信息时对‘否定词’的理解是有滞后性的。

比如说‘别想纳西妲’,此时脑海中会先想像纳西妲,然后再解析‘别想’这个指令。

这点在前额叶皮层还没完全发育的小孩子身上更为明显。

所以埃德的反复提及就让大家对他的目的抱有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