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关注预言书(1 / 2)

故事里的众人都听沉默了,压抑着心中怒火。

神明就在那里,却要用须弥子民的生命来创造什么不靠谱的新神,说到底还是为了教令院的一己私欲!

他们想要一个全知的智慧之神,又不想受到惩罚。

都是学者,他们须弥的贤者怎么这么胆小?

他的想法其他学者都不能理解,像是闲云和归终、提纳里等人就不理解。

全知的神知道一切,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神明,那他会知道一切知识的上限。

可当人们知道了‘知识的上限’后还会有攀登高峰的欲望吗?

在登上高峰时,这里早已有神明的‘眼睛’,那还有成就感吗?

人类正是因为不知‘天高’,不知道山顶的风景如何才会保持着好奇心不断攀登的,就是为了能拨云见雾。

哪怕一代人不行,代代人总能看到,就像一颗‘未归的熄星’。

对他们而言,朝闻道夕死足矣!

可当一切的知识都存在上限,就被神明明晃晃的摆在那里,那人们还会有动力去攀登吗?

攀登的过程是很苦的,登顶后却也只是验证了神明的‘全知’。

卑微、渺小、仿佛宇宙间的一粒尘埃,绝望。

所以说:智慧之神的沉默、震耳欲聋。

博识尊从不会给予答案,他只会提出问题。

可惜这是教令院的贤者永远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们只会寻求神明给予答案。

【艾尔海森:“有些生物具有「趋光性」,一生都向往光源。对贤者来说,唯有象征智慧顶点的神明存在,他们才能看到希望。”】

【“这也是一种趋光性。智慧之神若不存在,对许多学者而言,意味着让他们终生在黑暗中摸索。”】

玛薇卡啧啧称奇,这比喻她熟悉啊。

各国学者摇头,连在黑暗中摸索的勇气都失去了,教令院的贤者啊...是不是被智慧之神溺爱过头了?

没错,就是溺爱。

虽然都说蒙德人才是被溺爱的巨婴,但蒙德人从出生起就没见过风神,甚至不知道风神具体有什么权能,可他们依旧过得很好。

风神‘不存在’反而让他们适应了人的生活,他们依旧信仰着风神,是真的信仰神明本身。

哪怕神明突然消失对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若是神明出现,他们也会为其欢呼、庆祝。

再看看须弥,一失去大慈树王种种问题接踵而至,连引以为傲的学术都毫无发展。

这都是因为大慈树王的溺爱,她在的时候把路铺的太平了,导致她消失后教令院的巨婴竟然会因为‘怕黑’就嚷嚷着找新妈。

以前他们探索的路上全是大慈树王的指路明灯,生怕子民‘迷路’。

所以当大慈树王消失后这些人连‘迷路’的勇气都没了。

大慈树王和纳西妲其实就是一个人,性格上也是几近相同,都是溺爱子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