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日光温暖,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苏沅带着封琰拐进老城区的街巷,刚避开主干道的热闹,湿润的空气里就飘来淡淡的花香。
“这边的路都是老石头铺的,下雨后会有点滑,慢着点。”苏沅走在前面,脚步轻快,浅杏色的毛衣配着米白色围巾,发梢被风轻轻吹起。
她时不时回头叮嘱,手指指向路边爬满青苔的围墙,“你看,这些墙都有上百年历史了,我小时候总爱在这儿捉迷藏。”
封琰跟在她身后,目光大半落在她的背影上,偶尔才移向四周的景致。
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两侧是黛瓦白墙的老房子,屋檐下挂着红灯笼,有的门楣上还留着褪色的春联,透着浓浓的烟火气。
他抬手扶住被风吹歪的围巾,嘴角噙着笑意:“和北方的胡同完全不一样,这里更秀气,像水墨画。”
“那是当然,我们这儿的老街可是藏着好多宝贝呢。”苏沅带着他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尽头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
原来是一家老手艺银饰铺,老师傅正坐在门口敲打着银片,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泛着柔和的光。
苏沅拉着封琰凑过去,指着橱窗里小巧的银饰:“这家店我从小看到大,师傅的手艺特别好,好多本地人都来这儿打首饰。”
封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橱窗里的银镯子刻着细腻的缠枝纹,还有小巧的银锁,透着古朴的精致。
他留意到苏沅盯着一对银质梅花耳坠看了两眼,悄悄记下了样式。
往前走不远,巷口飘来诱人的香气,是一家老字号糖糕铺。
苏沅眼睛一亮,拉着封琰排队:“这家的桂花糖糕超好吃,外酥里软,还带着桂花的香味,你肯定没吃过。”
排队时,她踮着脚看师傅揉面、撒桂花,眼神亮晶晶的,像个馋嘴的小孩。
封琰站在她身边,自然地替她挡住拥挤的人群,低声问:“要多买几份吗?带回去给阿姨也尝尝。”
“不用啦,现做现吃才最好吃。”苏沅笑着摇头,轮到他们时她熟练地要了两份,还特意叮嘱师傅“少放点儿糖”。
接过温热的糖糕,她先递了一块给封琰:“快尝尝,小心烫。”
封琰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桂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不齁不腻,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润。
他看着苏沅小口咬着糖糕,嘴角沾了点糖霜,忍不住抬手,用指腹轻轻替她擦掉:“沾到啦。”
苏沅的脸颊瞬间红透,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心跳得飞快。
封琰也察觉到自己的动作有些逾矩,指尖微微发烫,若无其事地收回手,假装看向别处,耳根却悄悄泛红。
两人沿着巷子慢慢逛,路过一家老茶馆,苏沅拉着封琰进去坐下。
临窗的位置正对着小河,乌篷船缓缓划过,激起圈圈涟漪。
她点了一壶碧螺春,还有一碟瓜子、一碟花生,笑着说:“在我们这儿,逛累了就来茶馆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特别舒服。”
封琰看着她熟练地斟茶,动作轻柔,眼底满是温柔:“确实很惬意。”
他喝了一口茶,清香回甘,目光落在窗外的景致上,又慢慢移回苏沅脸上,“你平时写生会来这儿吗?”
苏沅点点头,“有时候能在这儿坐一下午,看着河景画画,时间过得特别快。”
她想起之前画的南方水景,忍不住说:“下次我画一幅给你,把今天看到的乌篷船、红灯笼都画进去。”
“好啊,我等着。”封琰笑着应下,心里满是期待。
不知不觉逛到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老街的灯笼亮起暖黄的光。
苏沅带着封琰往回走,路过一家卖糖葫芦的小摊,她停下脚步,眼睛亮晶晶的:“北方的糖葫芦是山楂做的,我们这儿有橘子、山药做的,要不要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