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门(2 / 2)

七年战火虽苦,却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安稳;乱世虽难,却让他们在并肩作战中,找到了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暮色漫进蓝家老宅时,客厅里早已摆开了宴席。

大伯娘炖的鸡汤在砂锅里咕嘟作响,飘出浓郁的香气;桌上的盘子里,有苏沅爱吃的糖酥鱼,有蓝廷钟爱的酱肘子,还有黎琛之前带来的南方腊肉——满桌的菜,都是家人特意为这场提亲宴准备的。

蓝父坐在主位,一早就让蓝百合温好了酒,此刻见黎琛落座,便笑着举杯:“黎琛,今天这杯酒我先敬你,多谢你这七年在前线护着嫣嫣,也多谢你往后愿意陪着她。”

黎琛连忙起身接酒,语气诚恳:“伯父,护着嫣嫣是应该的,往后我也会尽全力照顾她,您放心。”

蓝大伯和蓝廷也跟着举杯,三人围着黎琛,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天。

从战后重建的粮栈规划,到南方商户的联络情况,再到从前北城的趣事,酒一杯接一杯地喝,气氛越来越热络。

黎琛本就不善饮酒,没几杯脸颊就红了,却还是陪着三位长辈,认真听他们说话。

另一边,苏沅坐在大伯娘和蓝百合中间,手里剥着栗子,听大伯娘絮叨着婚礼的细节。

“我已经让人去扯布了,给你做件大红的嫁衣,再绣上凤凰,保准好看。”大伯娘拉着她的手,满眼欢喜,“还有喜糖,得用咱们北城最好的芝麻糖,再掺点南方的蜜饯,让大家都尝尝咱们两家的心意。”

蓝百合笑着补充:“到时候我来写喜帖,把北城和南方认识的人都请来,热热闹闹的。”

苏沅点头,心里暖暖的,指尖却悄悄攥紧了——能在战后,有这样一场安稳的婚礼,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酒过三巡,蓝父的眼眶渐渐红了。

他端着酒杯,看着苏沅,声音突然哽咽:“嫣嫣啊,你娘走得早,那时候你才这么点大,廷儿也才刚懂事。”

他用手比划着,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我一个大男人,又当爹又当妈,怕你们冻着饿着又怕你们受委屈,五年前你说要去英国留学,我连夜收拾行李跟着你去,就想看着你平平安安的……”

这话一出,满桌都安静了。

蓝父抹了把眼泪,接着说:“一转眼你就要嫁人了,我这心里啊,又难受又欣慰——难受我闺女要离开家了,欣慰她找到了能托付终身的人……”

说着,他又喝了一口酒,肩膀微微颤抖。

蓝廷本就喝多了,听着父亲的话,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蓝父,声音沙哑:“爹,您别难过,妹妹嫁了人也还是咱们家的人,我也会常陪着您的。”

蓝父拍着他的背,父子俩抱着哭了起来,模样又好笑又让人心里发酸。

苏沅看着眼前的场景,眼泪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她走到蓝父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爹,往后我和黎琛会常来看您的,我们还一起住北城,一起守着咱们的家。”

蓝父抬头,看着苏沅,又看了看黎琛,哽咽着点头:“好,好,都听你的……”

黎琛也连忙起身,递上帕子,轻声说:“伯父,往后我和嫣嫣会好好孝敬您,咱们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蓝大伯笑着打趣:“好了好了,别哭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再哭可就成哭宴了。”

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刚才的伤感渐渐散去,只剩下满满的温情。

夜色渐深,宴席散了。

黎琛帮着蓝廷扶蓝父回房,苏沅则和大伯娘、蓝百合收拾着碗筷。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青石板路上,安静又温柔。

乱世里最珍贵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战功,不是安稳的家园,而是身边这些牵挂的人,是这样热热闹闹、满是烟火气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