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理念相通(1 / 2)

军营的食堂简单却整洁,黎琛让人在角落辟了个小桌,桌上摆着三菜一汤。

两荤一素,都是士兵们常吃的饭菜,没有丝毫特殊。

苏沅刚坐下,黎琛就主动给她盛了碗冬瓜汤:“军营里没什么好东西,冬瓜汤清热解腻,你上午忙了半天多喝点。”

苏沅接过汤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她舀了一勺汤,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轻声道:“比我想象中好很多,至少干净实在,不像有些地方表面光鲜,菜里却藏着沙子。”

黎琛笑了笑,夹了一筷子炒青菜:“当兵的苦惯了,不讲究吃穿,但饭菜必须干净、管饱,不然哪有力气扛枪打仗。”

他顿了顿,看向苏沅,“上午听李军医说,你给风湿老兵开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子?”

“嗯。”苏沅点头,放下汤勺,“老兵们常年在潮湿的战壕里待着,风湿是老毛病了,单靠西药只能缓解疼痛,加些驱寒除湿的中药,才能从根上调理,我还特意在方子里加了些温和的药材,不影响他们日常训练。”

这话恰好说到黎琛心坎里。

他最在意的就是士兵的状态,既想治好他们的病,又怕药性太强耽误训练,苏沅的考虑竟和他不谋而合。

“你倒是懂兵。”他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之前也有医生来军营看病,只想着快点治好表面病症,从没想过会不会影响训练。”

“行医和打仗一样,都要顾全大局。”苏沅夹了块红烧肉,慢慢嚼着,“我在英国时,有位老师常说,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身体,还要考虑病人的生活——农民要能下地工人要能上工,士兵自然要能训练、能打仗。”

黎琛放下筷子,目光沉沉地看着她:“你这话,和我治军的理念很像,我常跟士兵说,咱们扛枪不是为了争权夺利,是为了守住北方的土地,让老百姓能安稳种地、过日子,若是连自己的士兵都顾不好,怎么护得住百姓?”

苏沅心里一动,抬头看向他。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落在黎琛脸上,柔和了他眉宇间的冷硬,竟让她看到了几分理想主义的光芒。

“我开诊所时,也常跟自己说,收费低些没关系,亏本也没关系,只要能让街坊们看得起病,不用因为没钱就硬扛着病痛——咱们做的事不一样,但想护着人的心是一样的。”

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共鸣。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从军医聊到士兵,从北城的百姓聊到北方的局势。

苏沅说起诊所里的趣事,张婶送的馒头总带着芝麻香,隔壁的小孩每次看完病都会给她画一幅画。

黎琛则讲起行军时的经历,在雪地里守战壕时,士兵们互相暖脚,打了胜仗后一起分一块硬邦邦的干粮。

没有身份的隔阂,没有利益的算计,只有两颗想在乱世里护着人的真心,在简单的饭菜间慢慢靠近。

直到赵副官来提醒黎琛下午有会议,两人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苏沅收拾好医药箱,准备离开时,黎琛忽然开口:“蓝医生,以后每周三你都来军营一趟吧?既能给士兵看病,也能和李军医他们交流医术。”

他顿了顿,补充道:“车马费和药品,我都包了,不会耽误你诊所的事。”

苏沅看着他眼底的期待,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多跟李军医学习军营里的伤病处理经验。”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食堂外传来士兵训练的口号声,清脆而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