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卷卷和沈阳序一路去了村长家,不一会儿,村长就和岳枫挨着走家串户将好消息带给村里人。
陈卷卷和沈阳序刚到家,就有人背着背篓过来了。
“序哥儿媳妇儿,村长说你家要收大豆?”
陈卷卷笑着给妇人搭了把手:“婶子,收的。”
“什么价钱?”妇人问道。
“我是按镇上的粮油店的价格收的,五文钱一斗。”
妇人心中了然,当即就说:“我这在家里已经称过了,刚好一斗。”
“家里还有一些,我把家里的种留够,剩余的一并拿过来。”
“好的,婶子!”陈卷卷笑着说,一面又把这位婶子拿过来的大豆让老六拿过去过称。
“卷卷,你家要收豆子?”叶婶子的声音从外面飘了进来。
“是的,五文钱一斗,婶子带了多少?”
叶婶子一听,眼睛顿时一亮,和镇上的价钱一样的,她们还能省个路费,划算得很。
自是笑呵呵的就进来过称了,那边老六过称。
这边叶婶子拉着陈卷卷情真意切地说:“卷卷,杏子不多了,你叔跑的远,一天也摘不了多少,家里也跟着喂了些鸭子,现在咱们东风村大部分人都沾了你的光呢。”
“婶子哪里话,都是您们自己勤劳。”陈卷卷谦虚地道。
叶婶子试探道:“卷卷,这豆子多少都收吗?我娘家就在清水村,我娘他们种的多。”
陈卷卷自是懂她的意思,就是想着让娘家人也来换换银子。
这也没什么,收谁的不是收,陈卷卷便笑道:“只要豆子的品质如叶婶子的这般好,就要收。”
叶婶子心中大喜:“卷卷就是会说话。婶子得去一趟清水村。”
叶婶子背着背篓拿着钱就走了。
杏子比之前少了一半,倒是多了一半卖大豆的人。
这家一斗,那家两斗的,一天倒是收了三百来斤。
只是收豆子不像杏子,要去采摘,每天都会有点,豆子是提前收好放家里的,但凡家里有多的,今天都拿过来卖了,有些迟的,就明天后天就能收完。
这两日,陆陆续续的收了一千斤左右的大豆,也能够陈卷卷用一段时间了。
最后几批杏仁蜜做完,陈卷卷算了笔账,杏仁蜜除了人工钱和这段日子大概的开支统共挣了五百两银子。
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她赚多少钱沈家人大概心里都是有数的。
陈卷卷拿出一百两给易氏:“奶奶。这是老宅这边的银子,您收好了。”
易氏不依:“都拿了工钱了,哪还好意思要钱,小钱奶奶拿了就拿了,你这还要做生意的,不能钱可不能这样拿。”
“就是,卷丫头,咱们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有工钱挣,这些都是你的,咱们不能拿。”
陈卷卷劝道:“这是分给老宅的两成利,往后还得仰仗爷奶伯伯伯母哥哥妹妹们为我操心呢,这些是你们应该得的。”
“奶奶也不要再做推辞,这是当小辈的应该做的。”
沈父沈母也在一旁劝解:“娘,这丫头仁义,您就收着吧。”
沈开昌叹了口气,也劝说:“收着吧,就当为这这几个孩子提前存着了。”
易氏这才将陈卷卷的钱收着,道:“那我就替你们收着了,以后家里孩子的婚嫁统统有份。”
说罢,易氏从手里拿出钱,黄建青十两,杨兰花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