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5章 王淑妃:命运几沉浮,身死空余凄

第35章 王淑妃:命运几沉浮,身死空余凄(2 / 2)

李从益渐渐长大,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可他的乳母司衣王氏,却是个不安分的人。她看到李嗣源年事已高,秦王李从荣手握兵权,就想为自己以后的日子打算。当时李从益只有四岁,司衣王氏就教他说想见秦王李从荣。李嗣源也没多想,就派司衣王氏带着李从益去秦王府。一来二去,司衣王氏竟然和李从荣私通了,李从荣还让她帮忙观察宫中的动静。

后来,李从荣谋反被杀,司衣王氏心里不服气,她觉得李从荣是被冤枉的,就口出怨言。这话传到了愍帝李从厚的耳朵里,李从厚大怒,立刻下令赐死司衣王氏。因为这件事和王淑妃也有牵连,李从厚对王淑妃也产生了不满,甚至想把她迁到至德宫去。幸好曹太后和王淑妃关系一直很好,在曹太后的劝阻下,李从厚才没有这么做,但对王淑妃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

王淑妃心里明白,自己和养子在这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但她没有放弃,为了保护李从益,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时刻留意着宫中的一举一动,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后唐的局势越来越动荡,没过多久,后唐废帝李从珂即位。李从珂对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还算客气,但王淑妃却预感到,这宫中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了。有一次,李从珂在妃院设宴,王淑妃突然举起酒杯,对李从珂说:“陛下,我想辞别您,去当尼姑。”李从珂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她为什么。王淑妃哭着说:“我这孩子能活下来,本就是侥幸。如果陛下您容不下我们,等我死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呢?”李从珂听了,也觉得很伤感,他安慰王淑妃说:“太妃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母子的。”

然而,王淑妃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勾结契丹,进攻京城。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聚族准备自焚。王淑妃得知消息后,连忙跑去劝曹太后:“太后,现在事情紧急,我们还是先躲一躲吧,等姑夫(指石敬瑭)来了再说。”曹太后却绝望地说:“我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一个人活着,你自己保重吧。”说完,曹太后就和李从珂一起自焚而死。

王淑妃见此情景,悲痛欲绝,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她还要保护李从益。于是,她带着李从益和他的妹妹,藏在了鞠场内,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晋高祖石敬瑭即位后,王淑妃自知无力反抗,就主动请求去当尼姑。可石敬瑭却没有答应,他把王淑妃母子迁到了至德宫居住。后来,后晋迁都到汴州,王淑妃母子也跟着一起去了,石敬瑭的皇后对王淑妃十分敬重,把她当成母亲一样对待。

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为了安抚人心,诏以郇国三千户封李从益为郇国公,让他主持后唐的祭祀,还规定他的服色、旌旗都依照后唐的旧制。王淑妃看着儿子有了这样的待遇,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她知道,这是石敬瑭在利用他们,但只要能保住儿子的性命,她也就满足了。

后晋的日子也不好过,没几年,契丹就开始大举进攻。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和契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契丹大军攻破了京城,后晋灭亡。这时候,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契丹人耶律德光率军进入京城后,看到了后唐明宗的画像,他竟然焚香礼拜,对王淑妃说:“明宗和我约为弟兄,你就是我的嫂嫂。”王淑妃没想到耶律德光会对他们这么客气,心里既惊讶又感激。原来,耶律德光早就听说过王淑妃的美貌和贤德,对她十分敬重。

当时,赵延寿所娶的后唐明宗公主已经去世了,耶律德光就为赵延寿娶了李从益的妹妹,称永安公主。永安公主的生母不详,一直是由王淑妃抚养长大的。王淑妃为了女儿的幸福,亲自到京城主持了婚礼。婚礼结束后,耶律德光想让李从益当彰信军节度使,李从益心里害怕,推辞不肯当官。耶律德光也没有勉强,就让他们母子回到了洛阳。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了,可谁能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耶律德光北归后,留下萧翰守汴州。这时候,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势力越来越大。萧翰见势不妙,想北去,可又不想把中原就这样拱手让给刘知远。他思来想去,想到了李从益,就派人召李从益来,想把中原委托给他,让他当傀儡皇帝。

李从益母子接到消息后,吓得不轻,他们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一旦接下来,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他们逃到徽陵去躲避使者。可使者哪肯善罢甘休,硬是强迫他们回来。无奈之下,李从益只好权知南朝军国事。他坐在崇元殿上,萧翰率领契丹诸将在殿上参拜,后晋的群臣在殿下参拜。看着这一切,王淑妃心里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她对群臣说:“我家母子孤弱,被萧翰强迫,这哪里是什么福气呀!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李从益当上这个傀儡皇帝后,日子并不好过。他派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人前来抵抗刘知远,可这些人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根本就不来。李从益没办法,只好和王松商议,想用燕兵闭城自守。王淑妃知道后,连忙阻止说:“我们是亡国之后,怎么敢和别人争天下呢?”于是,她派人上书迎接后汉高祖刘知远,希望他能放过他们母子。

然而,刘知远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他听说李从益曾召高行周抵抗自己,心里十分恼怒,就派郭从义先率兵进入京城,要杀了王淑妃母子。郭从义带着士兵来到王淑妃面前,王淑妃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但她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她临死前大喊道:“我家母子有什么罪?为什么不留下我的儿子,让他每年寒食节拿一盂饭酒,到后唐明宗的坟上祭祀呢?”周围的人听了,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为这对母子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

李从益死的时候,年仅十七岁。王淑妃一生坎坷,从一个普通的卖饼女,到成为后唐明宗的宠妃,再到历经后唐、后晋、后汉等朝代的更迭,最终却落得个母子被杀的悲惨结局。她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场繁华过后的噩梦。在那个乱世之中,她虽然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聪明才智,却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五代十国历史中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

参考《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