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太后得知这个消息后,那是相当着急啊,她赶紧把汉景帝叫到跟前,对他说:“皇上啊,你可不能慌啊,一定要想办法平定叛乱啊。”汉景帝也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于是就赶紧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让他去平定叛乱。
窦婴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他接到任命后,立刻就招兵买马,组织军队去平叛。在平叛的过程中,窦婴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先是坚守不出,然后等到叛军疲惫不堪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一下子就把叛军给打得落花流水。
与此同时,梁孝王刘武也在梁国坚守城池,他带领着梁国的军队,多次击败了叛军的进攻,为平定七国之乱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国之乱平定后,窦婴因为战功被封为魏其侯,梁孝王刘武也因为坚守城池有功,得到了窦太后和汉景帝的嘉奖。窦氏家族在这次叛乱中那是出尽了风头,窦太后也觉得脸上有光啊。
但是,七国之乱也让窦太后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裂痕。因为在平叛的过程中,窦婴曾经多次向汉景帝请求支援,但是汉景帝却没有及时给他派兵,这让窦婴心里很不爽。而窦太后呢,又觉得汉景帝对窦婴不够重视,于是就经常在汉景帝面前说窦婴的好话,希望汉景帝能重用窦婴。
汉景帝呢,心里其实也明白窦太后的意思,但是他又不想让窦氏家族的势力太大,于是就一直对窦婴采取一种既重用又打压的策略。这也让窦太后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变得有点微妙起来。
窦太后这个人呢,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她非常尊崇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窦太后觉得这玩意儿很不错,于是就想把它作为西汉的治国思想。
在窦太后的影响下,汉景帝和那些诸侯们也都纷纷追读《黄帝》《老子》,尊崇道家思想。而对于儒家学说呢,窦太后那是相当不感冒,她觉得儒家学说太过于繁琐,而且还经常提倡一些礼仪制度,这让她觉得很不舒服。
有一次,汉景帝召见了一个儒家学者辕固生,问他对《老子》一书的看法。辕固生这个人呢,也是个直性子,他就毫不客气地说:“这《老子》一书啊,也就是普通人家随便看看的书,没什么特别之处。”窦太后听了这话,那是气得七窍生烟啊,她觉得辕固生这是在故意贬低黄老之学,于是就想狠狠地惩罚他一下。
窦太后想了想,然后就对辕固生说:“你不是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吗?那好啊,我就让你去猪圈里和野猪搏斗,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说完,就派人把辕固生给扔进了猪圈里。
辕固生一看这情况,那是吓得魂飞魄散啊,他没想到窦太后居然这么狠,居然要让他和野猪搏斗。但是,没办法啊,他也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于是就只好捡起一根棍子,和野猪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还好啊,辕固生命不该绝,他在猪圈里和野猪搏斗了一会儿后,汉景帝看不下去了,就派人给了他一把利刃,辕固生这才勉强把野猪给杀死了。窦太后一看辕固生还没死,也就不再追究了,但是她对儒家学说的厌恶之情那是更深了。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他的儿子刘彻即位,这就是汉武帝。汉武帝即位后,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汉武帝这个人呢,那是雄心勃勃,他一即位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于是,他就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让他们俩一起推行建元新政,打算改革一些旧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但是,窦太后对汉武帝的建元新政那是相当不满意,她觉得汉武帝这是在挑战她的权威。而且,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又都是儒家学说的支持者,这就更让窦太后不爽了。
于是,窦太后就开始出手干预了。她先是找了个借口,把窦婴和田蚡给罢免了,然后又把新政的成员赵绾、王臧给抓了起来,最后还把他们给杀了。汉武帝一看这情况,那是吓得不得了啊,他没想到自己的奶奶居然这么厉害,居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反对自己的新政。
没办法,汉武帝只好暂时把新政给停了下来,一切都按照窦太后的意思来办。窦太后这才算是满意了,她觉得自己又一次成功地掌控了朝政。
但是,窦太后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享年约70岁。她去世后,与汉文帝合葬于霸陵。窦太后的一生,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
窦太后从一个普通的宫女,一路走到太皇太后的位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在政治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她通过提拔外戚、干预朝政等方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也对西汉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她过于宠爱自己的小儿子,试图让他继承皇位,这也引发了一些政治风波;她尊崇黄老之学,打压儒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汉文化的发展。
总的来说,窦太后是一个既有功又有过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