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4章 商妲己:娇若殷商亡国狐,摘星鹿台尽归土!

第4章 商妲己:娇若殷商亡国狐,摘星鹿台尽归土!(2 / 2)

除了姜王后,还有许多大臣也因为得罪了妲己而遭到了迫害。比如,当时商朝的太师闻仲,他是三朝元老,在朝中威望极高。闻仲看不惯纣王和妲己的所作所为,多次对纣王进行劝谏。妲己对此怀恨在心,便在纣王面前说了许多闻仲的坏话。纣王渐渐对闻仲产生了不满,后来,在一次战争中,纣王故意不派援兵,导致闻仲战死沙场。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随着妲己的恶行越来越多,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人们开始将她视为祸国殃民的妖姬,认为是她迷惑了纣王,才导致商朝陷入了如今的困境。而纣王,也因为对妲己的过度宠爱,变得越来越昏庸无道,他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只顾自己享乐,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就在商朝内部因为纣王和妲己的荒淫统治而陷入混乱之时,西方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却在悄然崛起。西周的首领是姬昌,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周文王。姬昌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礼贤下士,重用人才,在他的治理下,西周的国力逐渐增强。

姬昌看到商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十分不忍。他决定要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于是,姬昌开始暗中积蓄力量,招揽人才,为推翻商朝做准备。

在姬昌招揽的人才之中,最着名的当属姜子牙。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他本是一个隐居在渭水之滨的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但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姬昌听说了姜子牙的大名后,亲自前往渭水之滨拜访他,并邀请他出山相助。姜子牙被姬昌的诚意所打动,决定出山辅佐他。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西周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姬昌开始四处征伐,先后灭掉了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国,扩大了西周的版图。同时,他还积极联络其他诸侯,共同对抗商朝。一时间,西周成为了商朝最大的威胁。

纣王得知西周在姬昌的带领下逐渐崛起后,心中十分不安。他意识到,若不尽快采取措施,商朝的江山恐怕就要保不住了。于是,纣王下令将姬昌囚禁在羑里。姬昌被囚禁后,西周上下一片恐慌,他们担心姬昌的安危,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就在西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姜子牙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派人给纣王送去了大量的财宝和美女,希望能够以此来换取姬昌的自由。纣王本就是个贪图享乐之人,看到这么多的财宝和美女,顿时心花怒放。他心想,姬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诸侯,既然已经被囚禁起来,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不如就放他一马,还能得到这么多好处。于是,纣王便答应了西周的请求,将姬昌释放了。

姬昌回到西周后,更加坚定了推翻商朝的决心。他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继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此时的商朝,却依然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纣王和妲己依旧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公元前1046年,经过多年的准备,西周终于迎来了与商朝决战的时刻。这一年,姬昌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在姜子牙等一众大臣的支持下,率领着西周的军队,联合其他诸侯,浩浩荡荡地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进发。

纣王得知周武王率领大军前来攻打朝歌后,这才如梦初醒。他急忙召集军队,准备迎战。可此时的商朝,由于多年的荒淫统治,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而且许多士兵都对纣王的统治心怀不满,士气十分低落。

双方军队在牧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这一战,可谓是惊天动地,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周武王的军队士气高昂,他们在姜子牙的指挥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勇猛无畏地向商朝的军队发起了攻击。而商朝的军队,由于士气低落,再加上指挥不力,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在这场战斗中,商朝的士兵纷纷倒戈,加入到了周武王的军队之中。纣王见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他带着妲己等人,逃到了鹿台之上。在鹿台之上,纣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挽回败局了。

最后,纣王在鹿台之上自焚而死,结束了他那充满争议的一生。而妲己,也在这场战争中被周武王的军队所擒获。关于妲己的结局,传说有很多种,有的说她被姜子牙下令斩首,有的说她被周武王赐死,还有的说她在被擒获后,化作了一缕青烟,消失在了人间。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无法改变妲己在历史上那充满争议的形象。

妲己的故事,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下来。在后世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妲己几乎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她被描绘成一个心狠手辣、妖媚惑主的女子,是导致殷商覆灭的罪魁祸首。但真实的妲己,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妲己的形象很可能被后人夸大和歪曲了。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商朝末年,社会矛盾已经十分尖锐,纣王的荒淫统治只是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而不是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妲己,商朝也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走向衰落。

其次,关于妲己的一些恶行,比如发明炮烙之刑、建造酒池肉林等,在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些说法,大多出自后世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很可能是为了突出妲己的罪恶形象而编造出来的。

再者,妲己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在王宫中的地位虽然很高,但她的权力实际上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她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在纣王的授意下进行的。将商朝灭亡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她一人,显然是不公平的。

那么,为什么妲己会被后人如此抹黑呢?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因素。从历史角度来看,胜利者往往会对失败者进行抹黑和丑化,以彰显自己的正义性。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能会有意夸大纣王和妲己的罪行,将他们塑造成反面典型。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红颜祸水”的观念,认为美女往往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灾难。妲己作为一个着名的美女,自然很容易成为这种观念的牺牲品。

参考《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