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60章 干王洪仁玕:《资政新篇》欲“中兴”,未酬壮志身先死!

第60章 干王洪仁玕:《资政新篇》欲“中兴”,未酬壮志身先死!(1 / 2)

乱世飘摇志不休,欲将新策解时忧。

未酬壮志身先死,青史长留一段愁。

洪仁玕,1822年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他是洪秀全的族弟。说起来,这两人的家族关系虽说有点远房,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紧密的联系。从小,洪仁玕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八岁开始读书,那股子勤奋好学的劲头,让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洪仁玕还曾跟着洪秀全学习过一年,这一年的时光,在洪仁玕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不一样的种子。后来,洪秀全在家乡创立拜上帝教,洪仁玕那可是第一批加入的忠实信徒。他满心热忱,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为了这个信仰,他甚至把私塾里的孔子牌位都给撤了。这在当时可算是一件大事,要知道,孔子在读书人心中那可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这么一搞,学童们都被吓跑了,他哥哥知道后,更是气得不行,把他狠狠地揍了一顿,还赶出了家门。洪仁玕心里委屈啊,他觉得自己是在追求真理,不拜孔子怎么就不行了呢?但他也没被这小小的挫折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时间来到1844年,洪秀全打算到广西传教,他邀请洪仁玕一起去闯荡一番。洪仁玕心里很想去,但一想到家中年迈的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之后,洪仁玕又去参加科举考试,这可是古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他连着考了五次院试,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考到了二十七八岁,结果却一次都没中。这要是换做别人,说不定早就心灰意冷了,但洪仁玕只是默默地收拾好心情,继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金田起义之前,洪秀全派人回花县接家族亲人到金田。当时洪仁玕在清远教书,朋友极力挽留,他便没有前往。1851年夏天,洪秀全在桂平新墟驻军,又派人来广东召集家族成员和拜上帝会成员。这次,洪仁玕心动了,他跟着大约五十人一同踏上了前往广西的路。可当他们到达浔州时,却发现太平军已经转移了,而且清朝官兵正在四处抓捕和拜上帝会有关系的人。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啊,洪仁玕无奈之下,只能让其他人先返回,自己和另外三个人继续前进。谁知道,一路上清朝官兵围追堵截,道路根本不通,他们只能又灰溜溜地回到了广东。

回到花县后,洪仁玕发现清朝官兵已经到这里来抓捕洪秀全的族人了,他意识到家已经不安全了,于是就转移到清远的朋友家居住。可洪仁玕心里一直想着要去投奔太平军,不久后,他就与冯云山的长子和侄子一同再次前往广西。但这次,清朝官兵检查得更加严格,他们又一次被迫返回。这来来回回的折腾,并没有消磨掉洪仁玕的意志,反而让他去太平天国的想法愈发强烈。

1852年正月,洪秀全派遣使者江隆昌来到广东,带着诏书召集洪家族人和拜上帝会会员前往广西永安州汇合。江隆昌曾经在金田参加过起义,亲身经历过太平军的胜利,心里那叫一个激动。他和会员们一商量,觉得不如在广东清远县谷岭也发动起义,说不定能给清朝来个措手不及。想法是好的,但他们缺乏充分的准备,起义很快就被清朝官兵剿灭了,江隆昌也牺牲了。洪仁玕和其他人赶到谷岭的时候,正赶上起义失败,他们全都被清朝官兵给抓了。在关押期间,洪仁玕可不甘心就这样被关着,他拼尽全力挣脱了捆绑,趁着夜间下大雨,逃进了山中。

在山中,洪仁玕偶然得到了一位父老的帮助,这位父老安排自己的孙子给洪仁玕带路,让他逃出了清朝官兵的抓捕。同年三月,这位青年是个基督徒,他又将洪仁玕辗转带到了香港,并介绍给瑞典教士韩山文。洪仁玕在香港住了几个星期后,发现生活实在难以维持,没办法,他又回到广东隐居,继续做他的私塾老师。

1853年十月,洪仁玕在广东接受了洗礼,然后带着另外三位来自清远的朋友到香港面见韩山文。他向韩山文讲述了洪秀全起义的过程,韩山文根据这些资料写了一本《洪秀全的异梦及广西乱事的始原》。1854年三月,洪仁玕在韩山文的帮助下,从香港乘船中转上海,打算前往天京。可当时苏州、常州一带都是清朝官兵,道路被堵得死死的,外国人也不愿意送他进入天京,而在上海起义的小刀会又不相信他是洪秀全的族弟。这一趟可真是处处碰壁,洪仁玕没办法进入天京,只能留在上海学习天文历法。同年冬天,他又返回香港,继续学习天文知识。此时韩山文已经去世了,不过洪仁玕被伦敦布道会接收,成为了该会的传道师,从此定居香港。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洪仁玕看到洪秀全起义取得了成功,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本事,将来去辅佐洪秀全,干出一番大事业。

终于,1858年五月,机会来了。正值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之际,英国传教士詹马士出面,资助洪仁玕前往天京的路费。詹马士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想让洪仁玕将基督教传播到天京,改变太平天国的宗教。洪仁玕可不管他的想法,拿到路费后,他就立刻离开香港,开始了前往天京的旅程。他从广州经南雄,过梅岭,到江西饶州,又从饶州到湖北黄梅县,最后化装成商人,通过清朝统治区,终于到了太平天国辖境安徽长塘河地方,由防守官陪送,在1859年三月十三日到达了天京。

洪秀全见到洪仁玕,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就好像失散多年的亲人终于团聚了一样。他当即封洪仁玕为干天福,没过多久,又进封干天义,加天朝九门御林主将。四月初一日,更是特封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让他总领全国。这一连串的封赏,足以看出洪秀全对洪仁玕的信任和器重。洪仁玕也没辜负这份信任,他将自己这些年所学、所思、所想写成了一卷《资政新篇》上奏洪秀全。洪秀全看了之后,赞赏有加,觉得这些想法都非常好,准备予以实行。

《资政新篇》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在政治上,洪仁玕主张“禁朋党之弊”“权归于一”,就是要防止官员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他主张兴办近代企业,造轮船、火车,办银行,发行纸币,发展邮政,奖励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等,这些可都是非常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理念;在文化教育上,他主张办学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办报纸,改良社会风气。可以说,《资政新篇》是一份全面而又先进的改革方案,要是真能实行下去,说不定中国的历史都要被改写了。

1860年三月二十六日,太平天国军队击溃清军江南大营,天京成功解围。这可是一场大胜仗,整个天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四月初一日,洪仁玕登朝庆贺,与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太平天国将领一起讨论下一步的计划。陈玉成主张救安庆,李世贤主张取闽、浙,而洪仁玕则认为天京距离四川、北京、云南、广东都太远,但是距离苏州、杭州、上海很近,应该乘胜攻击这里,然后再攻取湖北和江西,这样一来长江两岸就能全被太平天国占领。李秀成听了,觉得洪仁玕说得很有道理,非常赞同他的主张。于是洪秀全下令,按照洪仁玕的计划出兵。四月,太平天国军队攻占苏州,五月攻占嘉兴,七月进军上海。同年冬天,陈玉成率领北路军进蕲州、黄州,李秀成率领南路军进江西,他们的目标是南北路军会师武昌、攻占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