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6章 安禄山:马屁拍好步步升,身死名灭笑荒唐!

第36章 安禄山:马屁拍好步步升,身死名灭笑荒唐!(2 / 2)

就在安禄山紧锣密鼓地准备叛乱的时候,唐朝的朝廷里也有人察觉到了他的野心。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就多次向唐玄宗进谏,说安禄山必定会谋反,让唐玄宗早做准备。唐玄宗一开始并不相信,他觉得安禄山对自己那么忠诚,怎么可能会谋反呢?但是,杨国忠不停地在他耳边说,再加上安禄山的一些行为确实有些可疑,渐渐地,唐玄宗也开始对安禄山产生了怀疑。

为了试探安禄山,唐玄宗多次召他进京。安禄山心里明白,这是唐玄宗在怀疑自己了,如果自己贸然进京,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他就装病推脱,找各种借口不去长安。有一次,唐玄宗派人去请安禄山,安禄山故意躺在床上,装作病得很重的样子,连行礼都很困难。使者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唐玄宗,唐玄宗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但也没有办法。

杨国忠见安禄山不肯进京,就更加坚信他要谋反了。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派人去搜查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想找出他谋反的证据。这一搜,还真的搜出了一些兵器和铠甲。杨国忠这下可抓住了把柄,他立刻向唐玄宗报告,说安禄山谋反的证据确凿,必须要立刻将他铲除。

安禄山得知自己的府邸被搜查后,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提前发动叛乱。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率领十五万大军在范阳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唐军纷纷望风而逃。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安禄山的军队训练有素,而且都是胡人,个个骁勇善战;二是唐朝内地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了,士兵们都缺乏战斗经验,武器装备也很落后。再加上安禄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对唐朝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所以他的叛军在初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叛军很快就攻占了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立了大燕政权。这下,他可算是过了一把皇帝瘾。但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要攻占长安,彻底推翻唐朝。于是,他继续率领叛军向西进军,直逼长安。

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叛乱后,惊慌失措。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么信任的安禄山,竟然真的会谋反。他急忙调兵遣将,派高仙芝、封常清等将领前去抵挡叛军。可是,这些将领根本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很快就被叛军打败了。唐玄宗一怒之下,竟然听信了宦官的谗言,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无疑是自毁长城,让唐朝的局势更加危急了。

就在安禄山的叛军快要打到长安的时候,唐玄宗吓得带着杨贵妃等人仓皇出逃。他们逃到马嵬坡的时候,士兵们发生了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得不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马嵬坡之变”。

虽然安禄山在叛乱初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他也逐渐陷入了困境。首先,他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是人数毕竟有限,而且长期在外作战,士兵们都很疲惫,士气也开始低落。其次,唐朝各地的节度使纷纷起兵勤王,他们组成了联军,对安禄山的叛军形成了包围之势。最后,安禄山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他经常打骂手下的将领,搞得人心惶惶,很多将领都对他产生了不满和怨恨。

安禄山晚年,身体越来越差。他因为过于肥胖,身上长满了毒疮,疼得他整天嗷嗷乱叫。再加上他又患上了眼疾,几乎失明,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时候的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动不动就对身边的人发火,甚至还会动手打人。他的手下们都对他又怕又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安禄山有好几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安庆恩,甚至有了废掉长子安庆绪,立安庆恩为太子的想法。安庆绪知道后,心里非常不满和恐惧。他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将来还会被父亲和弟弟杀害。于是,在这种恐惧和野心的驱使下,安庆绪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757年,安庆绪联合了安禄山的近臣严庄和宦官李猪儿,一起策划了一场谋杀。一天夜里,李猪儿拿着一把刀,悄悄地走进了安禄山的卧室。此时的安禄山正躺在床上,因为毒疮的疼痛和眼疾的折磨,他睡得很不踏实。李猪儿走到床边,毫不犹豫地举起刀,狠狠地刺向了安禄山的腹部。安禄山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还是感觉到了危险。他拼命挣扎着,想要反抗,可是他的身体太肥胖了,根本动弹不得。就这样,安禄山在自己的睡梦中,被自己的儿子和手下残忍地杀害了,结束了他那充满争议和荒诞的一生。

安禄山死后,他的叛乱并没有立刻结束。他的儿子安庆绪继承了他的皇位,继续与唐朝对抗。但是,安庆绪远远没有他父亲的能力和威望,很快就被唐朝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背叛了安庆绪,重新起兵叛乱。这场安史之乱,一直持续了长达八年之久,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让曾经繁华昌盛的大唐盛世从此走向了衰落。

参考《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