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击强秦东伐燕,南吞淮北意吞天。
骄横惹得诸侯怒,身死国亡悔亦难。
齐湣王上台时,手里攥的可不是烂牌,简直是同花顺带王炸。他老爹齐宣王在位时,把齐国折腾得有声有色,南边揍过楚国,北边压过燕国,还跟秦国掰过几次手腕,虽说没当上霸主,也算战国舞台上的流量明星。
更关键的是,齐国那会儿有钱。临淄城作为都城,街道上车马撞屁股,集市里人声能掀翻屋顶,光工商业者就数以万计,用《史记》里的话说就是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换成大白话,就是街上堵车堵到动不了,人挤人能挤出痱子,大伙儿一起擦汗,能下一场小雨。
有这样的家底,换谁不得偷着乐?可齐湣王不,他觉得老爹太保守,就这?格局小了!他一继位就放出话来:咱齐国要做天下老大,谁不服就揍谁!
大臣们刚开始还挺兴奋,觉得新老板有魄力。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位新老板的,有点不对劲。
齐湣王的扩张计划,简直像没头苍蝇——哪儿人多往哪儿撞。
他先盯上了邻居楚国。楚国那会儿正跟秦国闹别扭,齐湣王觉得是个机会,拉上韩国、魏国组成复仇者联盟,南下揍楚国。这一仗还真打赢了,楚国割了淮北之地求和。齐湣王拿着地图乐了好几天,逢人就说:看见没?寡人一出马,楚国就得跪!
接着他又把矛头对准秦国。秦国当时是西方一霸,齐湣王脑子一热,联合了韩、赵、魏、燕四国,组成五国联军去砸秦国的场子。联军打到函谷关,秦国有点慌,赶紧割地求和。齐湣王这下更飘了,觉得自己比齐桓公还牛,天天在朝堂上念叨:下一步,咱去洛阳把周天子的王位抢过来!
大臣们听了直冒冷汗,有个叫狐咺的大夫实在忍不住,劝道:大王,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咱还是稳着点吧。齐湣王一听就火了,当场下令把狐咺拖出去砍了。另一个大臣陈举不服气,又来劝谏,结果也被咔嚓了。从此朝堂上一片死寂,谁也不敢多说一句,只能眼睁睁看着老板往沟里冲。
最离谱的是他对燕国的操作。当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占了燕国不少地盘,后来燕国复国,两国算是结下了梁子。齐湣王觉得燕国好欺负,竟然单方面撕毁和平协议,派大军把燕国的中阳和负黍两座城给占了。燕国国君气得差点晕过去,心里暗暗发誓:姓田的,你给我等着!
如果说之前的折腾只是瞎蹦跶,那灭宋就是齐湣王给自己挖的坟墓。
宋国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位置特别关键,而且盛产粮食和铜矿,是块肥肉。战国七雄都盯着这块地,谁也不敢轻易动手,怕引起群殴。可齐湣王不管这个,他觉得自己兵强马壮,想把宋国一口吞下。
为了这事,秦国先不乐意了,派使者来警告:宋国是大家的缓冲区,你敢动试试?齐湣王把眼一瞪:我动了咋地?有本事来打我!转头又跟赵国、魏国许诺:等我灭了宋,分你们点好处。等真把宋国灭了,他却翻脸不认账,好处一毛没给,还占了宋国全部地盘。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赵国、魏国觉得被耍了,秦国觉得齐国太嚣张,燕国早就憋着报仇,连一直跟齐国关系不错的楚国,也觉得这小子太贪心,迟早要惹到自己头上。几国凑到一起,一拍即合: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