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还设立了御史台,专门负责监察百官。这下,官员们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御史台弹劾。同时,他还颁行《皇统新律》,这是金朝第一部统一的法典,让国家的法律更加完善,做到了有法可依。
在文化方面,完颜亶也下了不少功夫。他大力推行科举取士,为那些有才华的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以前,女真族选拔人才主要靠世袭和战功,很多有学问的人都没有机会施展才华。现在,通过科举,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进入官场,为国家效力。完颜亶还命人建孔庙,翻译汉族经典着作,让更多的女真人了解中原文化。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常常与大臣们探讨儒家经典,在他的带动下,金朝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热潮。
此外,完颜亶还让完颜希尹创制了“女真小字”。在此之前,女真人大多使用契丹字,很不方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后,女真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民族认同感也大大增强。
在完颜亶的努力下,金朝逐渐从一个游牧部落政权,向封建王朝转变,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金史》中记载:“熙宗即位,乃加损益,定官制、仪卫,及行宋皇统新历,始有文物之可观。”这便是对他汉化改革成果的最好证明。
在国内进行汉化改革的同时,完颜亶也没有忘记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当时,金朝最大的对手是南宋。经过多年的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于是,在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了《皇统和议》。根据和议,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双方划定了淮河——大散关为边界。这一和议的签订,结束了宋金之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为金朝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得以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
国内经济方面,完颜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他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开垦荒地,还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在他的政策支持下,金朝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商业方面,他取消了一些关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还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使得商业活动更加繁荣。
在军事上,完颜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设立元帅府,统辖全国军政事务,削弱了宗室的兵权,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同时,他还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改革后的金朝军队,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成为了保卫国家的坚实力量。
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完颜亶很可能会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贤君。但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金朝蒸蒸日上的时候,完颜亶却逐渐陷入了权力的泥沼,走向了堕落的深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完颜亶开始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觉得自己的汉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家已经走上了正轨,于是开始放纵自己。他沉迷于酒色,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不理朝政。《金史》记载:“海陵篡立,欲扬熙宗过恶,以实己之逆举,故当时记录多所附会。”虽然这里面可能有海陵王完颜亮抹黑的成分,但也能看出当时的完颜亶确实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进取之心。
在立皇嗣的问题上,完颜亶也遭遇了挫折。他的几个儿子先后夭折,这让他深受打击,精神也变得越来越恍惚。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他更加依赖酒精,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对身边的人发火,甚至滥杀无辜。他的皇弟、皇后以及一些妃嫔都惨遭他的毒手,一时间,宫中人人自危,朝堂上也是一片恐慌。
他的暴虐行为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统治集团内部开始离心离德。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大臣们,也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而此时,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正在暗中窥视着皇位,他就是金太祖的孙子——完颜亮。
完颜亮自幼聪明好学,文韬武略兼备,但他的野心也极大。他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看到金熙宗后期的种种行为,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十二月,完颜亮联合近侍大兴国等人,发动了政变。他们趁完颜亶醉酒熟睡之际,闯入宫中,将其弑杀。就这样,年仅三十一岁的金熙宗完颜亶,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葬于思陵。
参考《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