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完颜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南方的北宋王朝。当时的北宋,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军事力量却相对薄弱,政治上也日益腐败。大金王朝在灭辽之后,实力大增,野心也随之膨胀。再加上北宋与大金在联合灭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摩擦和矛盾,这也为大金攻打北宋提供了借口。
公元1125年十月,完颜晟以北宋违约收容辽将为由,正式对北宋开战。他设立了都元帅府,任命谙班勃极烈完颜杲兼领都元帅居京师,分东西两路南下伐宋。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统领西路军从大同出发,在太原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金太祖子完颜宗望(之后任命为右副元帅)统领东路军从平州(今河北卢龙)出发,在白河败宋守将郭药师,燕山府降,直攻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
面对金兵的兵临城下,北宋朝廷顿时乱作一团。宋徽宗吓得急忙传位给儿子宋钦宗,自己则准备南逃。宋钦宗即位后,试图与大金议和,许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对金称侄。公元1126年二月,完颜宗望撤兵北还。然而,北宋朝廷并没有吸取教训,不久之后便毁约,不肯履行割地和约。
这下可彻底激怒了完颜晟,公元1126年八月,他再次下令伐宋。金军仍分两路,这次他们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汴京。公元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北归,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 “靖康之变”,北宋宣告灭亡。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自立为帝,建立了南宋政权。完颜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继续派军南下,对南宋展开了多次进攻。在这些战争中,金军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宋将韩世忠在镇江与金军的战斗,韩世忠率领宋军,以少胜多,打得金军狼狈逃窜,这也让金军认识到,南宋并非那么容易征服。
虽然没能一举消灭南宋,但在完颜晟的统治下,大金王朝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从原来的东北一隅,扩展到了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政权。
随着大金王朝版图的不断扩张,原有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政治形势。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完颜晟决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在政治制度方面,他接受谙班勃极烈完颜杲、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宗干的主张,于天会四年自下而上改革女真旧制,设立尚书省之下的诸司府寺。到其末年,兼采唐宋辽制度设立的三省六部各级机构已见雏形。通过这些改革,大金王朝的政治制度逐渐向中原王朝靠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在地方制度方面,由于新占领的地区大多是汉人聚居区,为了稳定局势,完颜晟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政策。在燕云地区,他停止推行猛安谋克制度,保留了当地的州县制度;灭北宋后,基本袭用当地原有的地方制度,驻在汉地的左、右副元帅府之下分别设云中、燕京枢密院,以汉制治汉地。同时,为了解决地方官大量缺员的问题,他还在中原地区开科取士,选取汉族士人参政。这些措施,有效地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大金王朝在新占领地区的统治。
在经济方面,完颜晟积极推动女真族从游牧向农耕转型。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他还铸造了 “天会通宝” 等货币,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通过这些经济改革,大金王朝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完颜晟的身体也逐渐衰弱。但他仍然心系国家大事,时刻关注着大金王朝的发展。在他的晚年,大金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国家日益繁荣昌盛。
公元1135年,完颜晟在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明德宫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在位十三年。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继承兄长的遗志,完成了灭辽驱宋的大业,将大金王朝的版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改革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大金王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功绩,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金史》评价他:“天辅草创,未遑礼乐之事。太宗以斜也、宗干知国政,以宗翰、宗望总戎事。既灭辽举宋,即议礼制度,治历明时,缵以武功,述以文事,经国规摹,至是始定。”
完颜晟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所开创的大金王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也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参考《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