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58章 齐武帝萧赜:齐国最稳的守成之君,史陈“永明之治”

第58章 齐武帝萧赜:齐国最稳的守成之君,史陈“永明之治”(2 / 2)

登基后,萧赜表面上对弟弟特好,封他为太尉、扬州刺史,权力仅次于自己。但暗地里,俩人玩起了“心照不宣的博弈”。有次萧嶷想把自己的王府修得气派点,刚动土,萧赜就派人送来一张图纸——那是萧道成当年住的旧房子,附言“弟弟啊,咱爹说了,房子够住就行”。萧嶷秒懂,赶紧把工程砍了一半。

但萧嶷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哥哥忌讳自己,故意天天在家喝酒写诗,还把家里的金银财宝全捐给朝廷,美其名曰“助军费”。有次朝会上,有人弹劾萧嶷“权力太大”,萧赜还没说话,萧嶷先哭了:“臣这就回家种地,求陛下放我一条生路!”萧赜赶紧打圆场:“弟弟你想多了,我跟你谁跟谁啊!”

其实俩人心里都门儿清。《南齐书》记载,萧嶷病重时,萧赜天天派人送药,甚至亲自去王府探望,但进门先问“弟弟最近见了哪些大臣”。萧嶷临终前对儿子说:“千万别争权,咱萧家能有今天,全靠我和你大伯互相给面子。”

这对兄弟的“塑料亲情”,反而成了南齐的稳定器。萧嶷死后,萧赜哭得稀里哗啦,下令厚葬,还说“以后再也没人跟我商量事儿了”。但转头就把萧嶷的部下全换了,连王府的侍卫都换成了自己人——皇帝的眼泪,果然比矿泉水还不值钱。

萧赜治国还行,但管儿子的水平堪称“灾难级”。他的太子叫萧长懋,跟他爹完全反着来——萧赜省吃俭用,萧长懋挥金如土;萧赜天天加班,萧长懋天天开派对。

这太子胆儿肥到什么程度?偷偷在东宫修了个“小皇宫”,比萧赜的宫殿还豪华,墙壁上全贴金箔,柱子上缠着锦绣。有次萧赜去东宫视察,萧长懋赶紧把奢侈品藏起来,摆上破桌子旧椅子,假装自己很节俭。萧赜一走,他立马把宝贝全摆出来,还跟手下说:“我爹那套早就过时了!”

《南齐书》吐槽他“性奢靡,治宫室,好狗马”,但萧赜居然没废他。为啥?因为这是他嫡长子,而且萧长懋会装孝顺——每次萧赜生病,他都昼夜不离,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演技直逼奥斯卡。萧赜被这“孝顺”蒙蔽了,愣是没看出儿子的真面目。

更坑的是,萧长懋死得比萧赜还早。这下麻烦大了,萧赜只能立长孙萧昭业为皇太孙。这孙子比他爹还能作,表面上对萧赜毕恭毕敬,背地里拿着爷爷的钱去赌场挥霍,还跟宫女说:“等老头子死了,我把国库的钱全赏你们!”

有大臣劝萧赜:“这孙子不靠谱,不如换个孙子(指萧昭文)当继承人。”萧赜犹豫了——他这辈子最讲究“规矩”,废长立幼不符合规矩。结果这一犹豫,就把南齐坑惨了。公元493年,萧赜病重,临终前拉着大臣王晏的手说:“我孙子年幼,你们要好好辅佐他啊!”说完就咽气了,享年五十四岁。

萧赜这辈子,说好听点是“守成之君”,说难听点是“没突破的老干部”。他爹萧道成打天下,他就稳稳当当地治天下,把“永明之治”搞得有声有色,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朝堂也还算安稳。

但他最大的问题是“拎不清家里事”。对弟弟萧嶷,既想用又想防,搞得兄弟俩天天演“谍战剧”;对儿子萧长懋,明知他奢侈还纵容,最后养出个败家子;对孙子萧昭业,更是被表象迷惑,死前都没看清这是个白眼狼。

《南齐书》评价他“世祖南面嗣业,功参宝命,虽为继体,事实艰难。御衮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旧章,明罚厚恩,皆由己出”,算是比较中肯——他当皇帝不容易,守住了家业,没瞎折腾,但也没跳出“守旧”的圈子。

他死后不到一年,萧昭业就开始胡作非为,杀大臣、乱花钱,把“永明之治”的家底败了个精光。最后萧道成的侄子萧鸾趁机夺权,杀光了萧赜的子孙,南齐也就成了南朝寿命最短的朝代之一。

要是萧赜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活过来——自己省了一辈子钱,防了一辈子弟弟,最后全毁在一个“熊孙子”手里,这哪是治国?简直是玩了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游戏。

参考《南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