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4章 吴王孙权:江东版"创业风云录"

第34章 吴王孙权:江东版"创业风云录"(1 / 2)

要说三国里最被低估的老板,孙权敢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这位江东集团的二代目,爹是江东猛虎孙坚,哥是小霸王孙策,自己却活成了个大器晚成的典型。《三国志》里说他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翻译过来就是:这哥们儿能装孙子能扛事,会用人会算计,跟勾践似的,是个人物。

孙权接班的时候,才十九岁,搁现在刚上大学。他哥孙策被刺客捅死了,江东这摊子刚搭起来,人心惶惶。《三国志》里说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意思就是地盘虽有,但偏远地方还没归顺,各地豪族和外来人才都在观望,没把孙家当真正的主子。

这时候的孙权,表现得不像个毛头小子。他没哭天抢地,而是先把张昭、周瑜这俩老臣稳住。张昭是文臣领袖,周瑜是武将头牌,这俩人一表态,其他人就不敢乱动了。周瑜更实在,直接从驻地带兵回来护驾,等于给孙权撑了场子。

有个小插曲能看出孙权的少年老成。当时有个叫李术的太守,本来是孙策提拔的,见孙策死了就想跳槽,还敢收留孙策的叛徒。孙权先礼后兵,派人去要,李术还嘴硬说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孙权直接写信给曹操,说这小子不地道,我要收拾他,你别插手。然后亲自带兵攻城,把李术灭了,还把他部下三万多人迁到自己地盘,一下子就立了威。

孙权真正在历史上站稳脚跟,还得靠赤壁之战。这仗打得,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当时曹操刚灭了袁绍、刘表,带着号称八十万的大军南下,写信给孙权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意思就是我要收拾你,咱约个地方比划比划。

江东朝堂上立马炸了锅。张昭这帮文臣天天劝孙权投降,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翻译过来就是:曹操太猛,还打着朝廷旗号,咱以前靠长江天险,现在人家也有水军了,打不过,投降吧。

这时候鲁肃偷偷对孙权说,那些文官投降了还能当官,您投降了能有好果子吃?然后推荐周瑜回来主持军事。周瑜一回来就给孙权打气: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还分析曹操的短处:北方没平定,马超、韩遂在后面盯着;曹军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冬天缺粮草,士兵肯定水土不服。最后拍胸脯说给我五万兵,保证干翻他。

孙权听完,把桌子一拍(可能是案几),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还拔刀砍断桌子角,说谁再敢提投降,就跟这桌子一样。

接下来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黄盖苦肉计、庞统连环计这些名场面。最后周瑜用火攻,把曹操的战船烧了个精光,曹军死伤大半,曹操灰溜溜地回了北方。这一仗,让孙权彻底保住了江东,也让天下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孙权治国,有点像个老中医,能对症下药。江东这地方,豪族势力大,山越人(当地少数民族)又经常闹事,不好管。孙权的办法是:听话的给好处,不听话的就揍。

对付豪族,他用的是拉拢加控制。比如陆家,陆逊他们家,是江东大族,孙权就把侄女嫁给陆逊,还让他当大都督,等于把陆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但要是豪族敢闹事,孙权也不客气。有个叫沈友的,有才但太狂,敢当众顶撞孙权,还说要推翻孙权,孙权直接把他杀了,杀鸡给猴看。

对付山越,孙权更直接:打服了再说。他派太史慈、吕蒙、诸葛恪这些大将轮番去打,打下来就把山越人迁到平原,强壮的当兵,弱的种地,既扩充了兵力,又增加了粮食产量。《三国志》里说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诸葛恪光在丹杨就招了四万兵,可见这办法有多管用。

孙权还特别会用人,不管你出身如何,有本事就提拔。吕蒙原来是个大老粗,孙权劝他读书,吕蒙还真读进去了,后来成了一代名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他。还有潘璋,本来是个穷光蛋,还爱喝酒赊账,孙权觉得他有本事,照样重用,后来潘璋在擒杀关羽时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