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1章 曹魏三少帝:被司马家掏空,曹魏政权的落幕

第31章 曹魏三少帝:被司马家掏空,曹魏政权的落幕(2 / 2)

可没等曹髦冲过去,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就带着人来了。贾充可比司马伷狠多了,他对士兵喊: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愣着干嘛?这时候,之前被曹髦怼过的成济跳了出来,问贾充:要不...把他抓起来?贾充眼一瞪:废立之事,何必有疑!

成济也是个狠人,听完这话,直接拿起长戈冲上去,一戈就刺穿了曹髦的胸膛。《三国志》里写得很简略: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可《魏氏春秋》里记载了曹髦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贼臣弑君!这一声喊,成了曹魏王朝最悲壮的绝响。

曹髦死后,司马昭还假惺惺地哭了一场,然后把锅全甩给了成济,下令夷其三族。成济临死前在刑场上大骂司马昭,可再骂也没用,毕竟刀握在人家手里。这位史上最刚的皇帝,用自己的命,给曹魏的尊严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

曹髦死后,司马昭吸取教训,挑了个更的皇帝——曹奂。这孩子是曹操的孙子,继位时才十五岁,比曹髦还小。司马昭对他千叮万嘱:好好当你的皇帝,别学你那死鬼叔叔。曹奂点头如捣蒜:放心吧,我懂。

事实证明,曹奂是真懂。他在位五年,除了盖章签字,基本啥也不管。司马昭想封晋公,他赶紧说应该的;司马昭想加九锡,他马上说早就该加了。有回司马昭假意推辞,曹奂还专门派使者去劝进:您要是不受,我这皇帝当得不安心啊。搞得司马昭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去打蜀国。这仗打得惊心动魄,邓艾偷渡阴平,直接逼得刘禅投降。消息传到洛阳,曹奂第一时间下诏:晋公司马昭功劳太大了,加封晋王!司马昭乐呵呵地接受了,心里想:这孩子,懂事。

可司马昭没等到篡位那天就病死了,他儿子司马炎接班。这司马炎比他爹直接多了,刚掌权没多久,就暗示曹奂该了。曹奂哪敢说不,赶紧写禅位诏书。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曹奂把皇位让给了司马炎,西晋正式建立。

禅位那天,司马炎还假惺惺地跟曹奂说:放心,我会像曹丕对待汉献帝那样对你的。曹奂连忙说:陛下说笑了,能给您当臣子,是我的荣幸。《三国志》记载他被封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待遇确实不错,比汉献帝还好。

曹奂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当了三十七年陈留王,直到太安元年(302年)去世,活了五十八岁。他这辈子没干过啥大事,却成了曹魏三少帝里结局最好的一个。有人说他窝囊,可在那样的乱世,能保住小命善终,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曹魏三少帝,就像三台被人操控的木偶。曹芳想反抗却没能力,曹髦有勇气却没脑子,曹奂识时务却没尊严。他们的悲剧,不是个人的错,而是皇权旁落的必然。

司马懿父子用权谋和屠刀,一步步掏空了曹魏的根基。可讽刺的是,司马家费尽心机夺来的天下,后来比曹魏还乱。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把中原大地搅得鸡犬不宁。不知道司马昭在九泉之下看到这些,会不会后悔当初对曹髦那一刀?

《三国志》里说:三少帝在位,权归司马氏,纲纪紊乱,国祚遂移。短短几句话,道尽了这段历史的无奈。

参考《晋书》《资治通鉴》《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