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董贤的人生就像开了挂。刘欣把他从一个小官一路提拔到大司马,赏赐的金银财宝堆成山,还专门在皇宫对面给董贤盖了豪宅,连装修风格都跟皇宫一模一样。更离谱的是,刘欣居然想把皇位传给董贤——有一次宴会,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这话一出,大臣们吓得脸都白了,幸好有人赶紧劝阻,才没闹出更大的笑话。
关于他俩的关系,最出名的就是断袖之癖这个典故。说的是有一次刘欣和董贤一起睡觉,刘欣先醒了,发现自己的袖子被董贤压着。他不忍心叫醒董贤,就拿刀把袖子割断了。这事儿后来成了同性恋的代称,可见当时俩人的关系有多公开。
刘欣对董贤的宠爱,已经到了不顾朝政、不顾礼法的地步。大臣们看不下去,纷纷上书劝谏,可刘欣要么把奏折扔一边,要么就把劝谏的大臣贬官。久而久之,朝堂上再也没人敢说真话,朝政越来越混乱。
刘欣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沉迷酒色、过度劳累(不光是床上的,还有天天想着怎么给董贤升官发财),年纪轻轻就垮了。公元前1年,刘欣在未央宫驾崩,年仅25岁,在位刚好6年。
他死了之后,董贤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太皇太后王政君马上召王莽回朝主持大局,王莽一回来就收拾董贤——先是罢了他的官,接着又找了个罪名把他逼死,家产全被抄没。董贤的父母也被流放,曾经风光无限的,下场比谁都惨。
刘欣在位这六年,没干成啥正经事。他刚上台时想改革,结果因为外戚争斗不了了之;后来沉迷董贤,把朝政搞得一团糟;经济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汉书》评价他睹孝成之世禄去王室,权柄外移,是故临朝娄诛大臣,欲强主威,以则武、宣,意思是他想学习汉武帝、汉宣帝搞集权,结果能力不行,反而把国家搞得更乱。
更讽刺的是,刘欣生前为了显示自己孝顺,追尊爷爷汉元帝为,还搞了一堆祭祀活动,耗费了大量钱财。可他自己死后,连个像样的庙号都没捞着——西汉皇帝里,只有刘邦、刘恒、刘彻、刘询有庙号,刘欣连边都没沾上。这就好比一个人天天给祖宗上供,结果自己成了家族的耻辱,连牌位都进不了祠堂。
如果抛开皇帝的身份,刘欣其实是个挺可怜的人。他从小体弱多病,爹死得早,跟着奶奶傅太后长大,性格里既有敏感脆弱的一面,又有想证明自己的冲动。当上皇帝后,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他既想有所作为,又没那个能力和精力,最后只能在欲望里逃避。
他对董贤的宠爱,可能不只是好色那么简单。在充满算计的皇宫里,董贤的美丽自喜或许给了他难得的安全感。就像一个孤独的小孩,抓到了一个玩具就再也不肯放手,哪怕这个玩具会毁掉自己。
《汉书》里说他雅性不好声色,意思是他本来不喜欢吃喝玩乐。这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刘欣早期确实有过理想。可惜的是,在那个皇权旁落、外戚专权的时代,一个年轻、体弱、又没根基的皇帝,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实在太难了。
刘欣的悲剧,也是西汉王朝的悲剧。他死后不到十年,王莽就篡夺了皇位,建立了,延续两百多年的西汉就此灭亡。如果刘欣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治国,反而把时间都花在了董贤身上?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汉哀帝刘欣就像一颗流星,在西汉末年的天空划过,留下一道荒诞却刺眼的光。
参考《汉书·哀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