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4章 汉宣帝刘询:落魄王孙到君临天下,舍我其谁!

第14章 汉宣帝刘询:落魄王孙到君临天下,舍我其谁!(2 / 2)

为了稳定粮食价格,汉宣帝还设立了常平仓。在粮食丰收的时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储存起来;在粮食歉收的时候,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这样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防止了商人囤积居奇,稳定了社会秩序。

这些政策的实施,让汉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汉书》记载,当时“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二、大破匈奴,威震西域

汉宣帝在位期间,汉朝在军事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公元前72年,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境,还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和公主向汉朝求救,汉宣帝决定出兵反击匈奴。他派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以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率领十五万骑兵,与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共同出击匈奴。

这一战,汉军大获全胜,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不敢再轻易侵犯汉朝边境。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向汉宣帝称臣,这是匈奴历史上第一次向汉朝俯首称臣,标志着汉朝在与匈奴的长期对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击败匈奴之后,汉宣帝又把目光投向了西域。当时,西域各国局势复杂,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了汉朝的版图,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三、尊崇儒术,弘扬文化

汉宣帝虽然重视法治,但也并不排斥儒家思想。他在位期间,大力尊崇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他还多次召集儒生讨论五经异同,亲自参与裁决,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在汉宣帝的倡导下,汉朝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学术氛围浓厚,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学者和文化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汉宣帝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和许平君的爱情故事,堪称千古佳话。

当初,刘询在掖庭时,娶了许平君为妻。两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夫妻恩爱,相互扶持。后来,刘询登基为帝,许平君也被封为婕妤。这时候,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于是买通女医淳于衍,在许平君分娩时将她毒死。

汉宣帝得知许平君被害后,悲痛欲绝,但他知道自己此时还不是霍氏家族的对手,只能暂时隐忍。为了表达对许平君的思念,他下了一道诏书,说自己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非常想念它,希望大臣们能帮他找回来。大臣们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汉宣帝的意思,纷纷上书请求立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

后来,汉宣帝清除了霍氏家族的势力,终于为许平君报了仇。他追封许平君为恭哀皇后,并将她安葬在自己的帝陵旁边,希望能与她永远相伴。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病逝,享年四十三岁。他在位二十五年,将大汉王朝推向了又一个巅峰,史称“孝宣之治”。他的文治武功,他的传奇经历,都让后人津津乐道。

《汉书》作者班固评价汉宣帝:“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宣帝刘询,这位从囚徒到帝王的传奇人物,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命运多么坎坷,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他是大汉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在岁月的长河中。

参考《汉书·宣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