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 > 第377章 “星火能源宝”的立项

第377章 “星火能源宝”的立项(1 / 2)

晨光熹微中,一行人就近在实验室附近找了家早早开门的广式茶楼。热腾腾的虾饺、烧卖、流沙包和生滚粥上了桌,却几乎没人动筷。所有人的精神都还处在极度亢奋的状态,围绕着那块小小的电池,激烈地讨论着它的未来。

吴坤灌了一大口浓茶,抹了把嘴,率先打破了这“早餐会”的议题:“林总,老崔,周伟,韩工,我这人脑子直,有啥说啥。这么牛逼的电池,光用在咱们自家的脑环和眼镜上,太可惜了!也解不了眼下咱们产能爬坡和验证工艺的渴!”

他双手比划着:“你们想啊,这玩意儿能量这么大,体积这么小,要是能做成一个面向所有老百姓的移动电源,就是那种……‘充电宝’!对,充电宝!那得是多大的市场?手机、平板、笔记本,甚至那些玩航拍的无人机,啥不能充?这玩意儿一出来,市面上那些‘尿袋’(指笨重的传统充电宝)还不全都得扔进历史垃圾堆?”

他越说越激动,眼睛放光:“咱们可以先拿这个产品来练兵!大规模量产需要解决的工艺问题、成本问题、供应链问题,都能在这个过程里摸清楚,搞定!同时,这玩意儿一旦上市,绝对是个爆款!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现金流,更能把咱们星火科技在新能源领域的招牌,砸得咣咣响!这叫一举多得!”

周伟扶了扶眼镜,思考着点头:“吴哥这个想法很务实。脑环和AR眼镜的迭代需要时间,但一款革命性的移动电源,可以快速推向市场,既是技术验证,也是市场预热。它能让我们最直观地向消费者和业界展示固态氢电池的压倒性优势。”

东岳的老韩也表示赞同:“从工程化角度来说,移动电源的结构相对标准,比直接集成到复杂设备里更容易实现快速量产,确实是个理想的突破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烨。

林烨没有立刻表态,他用勺子慢慢搅动着碗里的粥,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吴坤,眼中带着赞许:“坤哥,你这个提议,非常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们现在手握利剑,不能只藏在鞘里,是该亮出来,让市场看看它的锋芒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斩钉截铁:“这个产品,可以做,而且要尽快做!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赚钱和练兵,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我们星火科技,正式向传统能源格局发起冲击的第一声号角!”

“太好了!”吴坤一拍桌子,震得杯盘叮当响,“就得有这股子劲儿!那咱们给它起个啥名?得起个响亮点的!”

林烨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窗外那越来越亮的天空上,缓缓说道:“我们公司的名字叫‘星火’,寓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块电池,就是我们点燃能源革命的第一颗火种。这款产品,就是我们投向旧能源世界的第一把火炬。”

“不如,就叫它——‘星火能源宝’。”

“星火能源宝……”周伟低声重复了一遍,点了点头,“名字贴切,有传承,也有力量。”

“能源宝,能源宝……听着就靠谱!够直白,老百姓一听就知道是干啥的!”吴坤也咧嘴笑了,“行,我看这名儿行!”

“我同意。”老韩也附和。

“好,那就这么定了。”林烨一锤定音,“项目正式立项,代号‘火炬’。吴坤,你牵头组建项目组,韩工这边全力配合,攻克量产工艺。周伟,你们技术部提供底层支持。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星火能源宝’从实验室样品,变成摆在消费者柜台上的商品!”

当天下午,星火科技总部,顶层会议室。

核心管理层会议紧急召开。林烨、陈薇、吴坤、周伟、林曼、李静等人悉数在座。

吴坤红光满面,唾沫横飞地再次介绍了“星火能源宝”的构想和战略意义,并把实验室的测试数据(尤其是那惊人的每公斤720瓦时能量密度)再次强调了一遍。

在座的都不是外人,但听到如此具体和震撼的数据,依然引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和热烈的讨论。

林曼首先从市场角度发言,她语速很快,带着职业性的敏锐:“林总,吴总,如果数据真实可靠,那么‘星火能源宝’的上市,绝对是一场地震级的市场事件!我们可以预见的宣传切入点有几个:第一,终极续航解决方案,彻底解决用户的电量焦虑;第二,跨设备通用性,一宝在手,手机、电脑、无人机、游戏机……几乎所有数码设备都能‘喂饱’;第三,也是我们星火一直强调的,技术领先性和国货之光的定位。我们需要立刻开始预热宣传,制造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