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价值之争(1 / 2)

林烨那句“不跟!”说得是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真要把这个决定贯彻下去,面对内外部的压力和质疑,却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巨象电子“视界”眼镜降价40%的消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迅速在市场和公司内部蔓延开来。带来的冲击,远比预想的要猛烈。

接下来的几天,星火科技内部的气氛明显变得有些诡异和焦躁。

业务拓展部那边,秦风的团队压力最大。之前谈得好好的客户,态度开始变得暧昧不清。有些直接打电话来,语气为难:

“秦总啊,不是不相信你们的技术,可巨象那边价格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咱们这个价格,我们这边预算压力很大啊……” “秦经理,你看能不能跟林总再申请一下?哪怕稍微降一点,给我们点空间,我们也好跟上头交代啊。” “都是AR眼镜,功能看起来也差不多,人家便宜那么多,这让我们很难做啊……”

甚至有两个原本已经快到签合同阶段的b端客户,直接暂停了流程,表示要“再评估一下市场选项”。

这种憋屈和无力感,让业务部的年轻人们士气有些低落。茶水间里,开始能听到一些小声的抱怨和议论。

“唉,巨象这一手太狠了,直接打七折,这谁顶得住?” “就是啊,咱们技术是好,可架不住人家便宜啊。很多客户采购,第一看的就是预算。” “林总坚持不降价,会不会……太理想主义了?市场可不认你这个啊。”

这些议论声,不可避免地传到了管理层耳朵里。

这天下午的高层周例会上,气氛就明显不对。议题刚进行到一半,负责供应链和成本的副总,一位姓钱、平时话不多但极其精明的老财务,就忍不住推了推眼镜,开口了:

“林总,陈总,”他语气沉重,手里拿着一份刚核算出来的成本分析报告,“我知道技术领先很重要,但眼下巨象这么搞,我们是不是……也得现实一点?”

他把报告往前推了推:“这是我们‘星火之眼’企业版的详细成本构成。巨象那个价格,几乎是贴着我们的物料成本在卖!如果我们跟着降价,哪怕只降20%,单台利润就微乎其微了!如果再算上研发分摊、市场费用和渠道佣金,直接就是亏损!”

他越说越激动:“咱们前期投入那么大,现在好不容易看到回报,要是因为价格战把利润打没了,甚至亏本卖,这公司还怎么运转?后续的研发投入从哪里来?这……这不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了吗?”

钱副总这番话,代表了一部分务实派管理层的担忧。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人微微点头,显然也有同感。

连一向支持林烨的吴坤,这次也有点犹豫了,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老钱说的……也不是没道理。林总,咱们的技术是牛逼,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现在竞争对手把摊子直接摆咱巷子口,还便宜大甩卖,咱这‘好酒’要是价格太高,客人可能真就被拉走了。要不……咱们也稍微意思一下,降个百分之十?起码给老秦他们一点跟客户周旋的余地?”

眼看会议室里的风向要变,连最开始坚定支持不打价格战的周伟,脸上也露出一丝迟疑。毕竟,市场的反馈是冰冷而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