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最近迷上了混迹开发者论坛。他用的是一个伪装过的普通账号,头像是个可爱的卡通仓鼠,Id叫“神经末梢”。他不以官方人员自居,而是像一个热心的技术宅网友,在各个帖子下溜达。
看到有人分享有趣的应用创意,他会上去点赞评论:“牛b啊老哥!这个想法绝了!” 遇到有人遇到技术难题,他会仔细阅读日志,然后尝试用自己深厚的底层知识给出建议:“老铁,试试看调整一下SdK里的这个采样率参数,可能是信号抖动导致的。” 甚至有人吐槽指环的佩戴感或者某个ApI不好用,他也会默默记下来,然后整理成内部反馈邮件,发给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团队。
通过这种方式,他绕过了繁琐的流程,直接收集到了大量一线开发者最真实、最尖锐的反馈。这些信息,对于“玄武”芯片下一代的迭代和SdK的优化,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他甚至因此结识了几个极有天赋的民间大神,动了挖角的心思。
林烨的日常,也因此多了一项固定的内容。
每天傍晚,当天的紧急事务处理得差不多后,他都会让秘书泡上一杯茶,然后点开开发者平台的后台数据仪表盘和李明轩整理的每日生态报告。
他会仔细查看新应用的增长趋势、SdK下载量的分布、论坛热帖的 ics、以及大赛的报名情况。那些千奇百怪的应用创意常常让他会心一笑,而开发者们遇到的某些共性问题则会让他皱起眉头,记下来后续追问。
他很少直接干预秦风和李明轩的具体工作,但他会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注意到很多开发者在尝试AR结合,我们的空间定位ApI是不是可以封装得更友好一些?” “对于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个人开发者,可以考虑设立一个‘星火学者’计划,提供长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和高校计算机社团的联系可以加强,他们是未来的种子。”
他就像一位园丁,关注着生态园里每一株幼苗的生长情况,适时地提供阳光、雨露和修剪的建议,而不是急于收获果实。
这天晚上,林烨加班到很晚。他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习惯性地又点开了开发者论坛。
一个名为【用星火指环为渐冻症患者开发沟通工具】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发帖人是一名医学生,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利用星火的SdK,尝试为一位几乎完全失去运动能力的渐冻症患者亲戚,开发一套通过微弱眼球运动触发指令的辅助沟通系统。
帖子
林烨久久地看着这个帖子,目光柔和。他想起了发布会上的阿乐,想起了周老语重心长的嘱托。
技术的光芒,不仅仅在于商业的成功和科技的酷炫,更在于这种照亮他人生活、赋予人间温情的时刻。
他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李明轩的号码。 “明轩,看到论坛里那个为渐冻症患者开发工具的帖子了吗?” “注意到了,林总,很感人的项目,但技术实现难度很大。” “联系一下这个发帖人,以星火官方的名义,为他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小组,调动最好的资源,全力协助他完成这个项目。所有费用,公司承担。” “明白,林总!我立刻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