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浪潮之巅,静水深流(2 / 2)

“林总,恭喜发布会成功。您提到技术鸿沟,但很多人好奇,星火如何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在芯片和算法上取得这样的突破?这似乎超出了常理。”

林烨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语气平和而真诚:“谢谢。首先,这绝非一蹴而就。我们的核心团队在相关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很多技术构想源于多年前的探索。‘玄武’芯片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和迭代的基础上的。至于算法,它更像是一种持续的、专注的优化过程,依赖于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和大量的数据训练。”他巧妙地将【超维记忆库】的功劳归结于团队积累和持续优化。

“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神经交互’热潮?星火会担心很快被巨头超越吗?”

“热潮是好事,说明方向是对的。”林烨笑了笑,“但怕的不是竞争,而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星火欢迎一切基于技术和创新的良性竞争。至于巨头,”他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自信,“我们尊重他们,但从不畏惧。创新的节奏往往不由体量决定,而由对未来的洞察和执行的决心决定。星火会专注于跑好自己的节奏。”

“您提到‘开放生态’,但星火的核心技术和芯片仍是封闭的。这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林烨摇头,“我们认为的开放,是在应用层和协议层,为开发者提供最好的工具和环境,让他们能基于我们的平台创造价值。而最底层的核心技术,如同手机的基带芯片、电脑的操作系统内核,需要持续的巨额投入和迭代,保持其先进性和一致性,这需要一定的‘封闭’来保障。这是一个辩证关系。”

专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林烨侃侃而谈,深入阐述了技术理念、行业判断和公司战略,既展现了自信,又不显得傲慢,既保护了核心机密,又足够坦诚。

送走记者后,林烨并没有立刻回到喧嚣中。他让秘书挡掉了所有后续的采访请求,独自一人回到了办公室。

窗外阳光正好,将房间照得透亮。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公司内部隐约传来的忙碌声音,仿佛与他隔着一层玻璃。

销量破百万,舆论一片赞誉,合作伙伴蜂拥而至……他站在了浪潮之巅。

但此刻,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热度总会退去,潮水终会落下。巨象的反击绝不会停止,只会更加隐蔽和凶狠。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压力巨大,“玄武”芯片的迭代,新功能的探索,生态的建设,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能被媒体的镁光灯迷惑。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几个词: 技术、产品、用户、长期。

这是星火的根,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不能忘记的根本。

他需要给团队降降温,也需要给自己提个醒。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对秘书说:“通知下去,明天上午十点,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