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产能地狱与第一桶金(2 / 2)

每一套产品的产出,都伴随着汗水、疲惫和巨大的时间成本。那十四万多的订单金额,不再只是纸面上的财富,更是沉甸甸的压力,压得两人几乎直不起腰。

在经历了整整两周如同炼狱般的煎熬后,林烨和周伟几乎虚脱地瘫倒在柜台里。

他们的眼前,是终于打包好的、整整五十套“星火NeuroInput 1.0”套装。另外十五套,实在无法按时完成,只能由吴坤出面,向客户道歉并办理了退款或延期。

这五十套产品,是两人用几乎不眠不休的疯狂工作换来的。期间烧毁了不止一块芯片,焊坏了好几个主板,甚至因为极度疲劳,林烨在刷机时误操作导致一台手机变砖。

但最终,他们还是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吴坤几乎是含着热泪把这五十套宝贝搬走的。他第一时间将货款收齐,然后严格按照新的分成协议,进行结算。

扣除:

· 五十台“雷霆一号”手机成本

· 五十套指环的元器件采购成本(新一代元件成本更高)

· 周伟的工钱和奖金

· 额外的电费、耗材费等一系列杂费

最终,林烨个人分得的利润,竟然高达十万人民币!

当林烨看着手机短信上提示的银行账户余额变动,那一长串的零时,即便以他重生的心性,呼吸也不由得为之一滞。

十万!

这是他重生以来,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汗水,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这不再是吴坤给的几千块定金,也不是小打小闹的体验费,而是实打实的、通过交付产品获得的巨额利润!

巨大的成就感混合着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神经。

周伟也分到了一笔对于学生来说堪称巨款的报酬,他拿着钱,手都在发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柜台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两人粗重的呼吸声。

这笔钱,证明了技术的价值,证明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也同时昭示着一个血淋淋的现实:依靠当前的手工作坊模式,他们已经触摸到了产能的天花板。如果想要获取更大的成功,变革,迫在眉睫。

林烨握紧了手机,感受着那串数字带来的沉重分量,目光缓缓扫过一片狼藉、如同战后废墟般的柜台。

这第一桶金,既是过去阶段的终点,更是通往下一个阶段的,最至关重要的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