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故友重逢(1 / 2)

“狼蛛”的安排缜密周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联系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也体现了其丰富的实战经验。

一些细节,连陈轩都没有注意到,令他钦佩不已。

“先生考虑得极是,就按您说的办!”

他心中对这位新搭档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不愧是能担任总部特派员,将总部和特高科都戏耍于股掌之间的人物,他已经开始期待与对方接下来的合作了。

“总部命令,由我全力配合你在上海的工作。”

陈轩再次强调。

“我目前掌握了一些渠道和资源,可以在经费、装备、情报等方面,为你提供前期的必要支持。”

“很好!”

“狼蛛”也不客气,直接提出需求。

“我目前急需一部性能可靠的电台,以便与总部恢复直接联系……”

他的目光锐利,直视陈轩。

“另外,我需要尽可能了解特高科近期逮捕的所有我方情报人员的详细情况,以及……是否有人叛变。这些,你能搞到吗?”

这两个要求,不得不说有些强人所难。

电台无论何时都是极其重要的管制物品,而被捕人员,尤其是叛变分子的情报,估计只有特高科内部才知道。

说实话,“狼蛛”也只是抱着试一下的想法。

在来上海之前,戴老板曾亲自交代,“锦鲤”此人不简单,神通广大,甚至有可能在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以及特高科内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情报渠道。

所以,可以向他提出一些看似困难甚至大胆的要求,这既是工作的需要。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对“锦鲤”是否仍保持忠诚的甄别——毕竟“锦鲤”之前提供的一些关于日军动向和高层内幕的情报,实在过于不可思议,由不得总部不更加谨慎。

“狼蛛”虽然才抵达一天,但已经间接“享受”到了这种“不可思议”。

自己来沪的绝密消息,对方竟能从特高科那里提前知晓,连具体的抓捕部署都一清二楚。

这让他确信,“锦鲤”在特高科内部,必然埋藏着一颗位置不低的“钉子”。

至于“锦鲤”本人是否叛变?

可能性相对较小。

哪个叛变者会如此肆无忌惮的将如此重要的情报暴露出来?

当然,也有可能是反其道而行之。

现实不是小说,所谓的灯下黑,最危险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狗屁。

发现可疑之处,从身边,从嫌疑最大的人开始调查才最正常。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总之,在“狼蛛”心里,对“锦鲤”的考察期远未结束,他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边展开行动,一边继续甄别这位神秘的搭档。

但无论如何,眼下有了“锦鲤”这个帮手,他在上海孤军奋战的局面得以改变,工作也能有效地展开了。

“当然!”

陈轩回答得没有一丝犹豫,显得底气十足。

“安全屋就备有现成的电台,那里一直处于静默状态,绝对安全。如果以后你遭遇突发情况,无处可去时,也可以将那里作为紧急避险点。”

“很好。那么,事不宜迟,先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