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首都!保卫家园!”
“誓与南京共存亡!”
热血澎湃的口号,压过了远方的炮火,为这座千年古都注入了一丝生气。
加之蒋凯申离开前承诺的、以及原本就在驰援路上的部队,还有部分部队在夜间利用小艇、木船,冒险穿越日军尚未完全严密封锁的江面,陆续抵达南京。
这使得守卫南京的国军总兵力,在残酷的消耗战中,竟奇迹般地不减反增,一度逼近十八万人。
然而,兵员的骤增,带来了一个致命的直接问题。
武器弹药和各类物资不够了。
许多新到的补充团、地方部队,士兵甚至赤手空拳,或者四五个人才能共用一支老掉牙的“汉阳造”或“老套筒”,弹药人均不足十发。
面对各级主官在军事会议上的诉苦与请愿,张发魁猛地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吼道。
“武器弹药,我来想办法!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给我玩命地修工事!把南京城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街巷,每一个窗口,都变成射杀鬼子的火力点!把这座城市,变成鬼子的坟场!”
“同时,给我搜刮!全城搜刮!”
他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将领,下达了一条特殊的命令。
“金银、大洋、古董、字画……一切值钱的东西,都给我集中起来!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们要用这些东西,去换救命的枪炮、弹药、药品!”
在蒋凯申的默许和张发魁的强令下,一场特殊的“战时特别筹资”行动在南京城内有条不紊又高效地展开。
军队配合政工人员及“内行”人士,按照名单,有目的地清查那些已逃离南京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的宅邸、地窖、密室。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陈轩利用飞雷神之术,悄然回到了南京。
他将昨夜在上海从美国军火商布朗和德国人威默尔处购得的第一批军火,从系统空间中取出,存放于卫戍司令部指定的秘密仓库。
这批军火极大的缓解了张发魁的压力——尤其是那数百支汤姆逊冲锋枪、数十挺勃朗宁自动步枪和大量的手榴弹、子弹。
这些武器被直接装备给了前线的精锐部队,老式的武器则交给新兵。
许多缺枪少弹的老兵拿到了称手的武器,一部分表现突出的新兵也终于配发了步枪,士气为之一振。
同时,张发魁也将“筹资”行动第一阶段的惊人成果交给了陈轩。
仅仅是不到一天的功夫,便收集到了约20吨黄金(多为金条、金锭),以及数量庞大的银元、珠宝和部分易于变现的古董。
“这么多?”
“没错,就是这么多。”
张发魁看着陈轩那震惊的模样,终于挽回了一丝面子。
之前,一直都是他们单方面依赖陈轩,可现在终于轮到他反过来给对方输血了。
“这还只是开始,而且我们尚未动中央银行金库的储备。这些,大多是那些跑得比兔子还快的‘党国栋梁’和富商们,来不及带走,或者自以为藏得隐秘的私产。有‘明白人’带路,找出来并不难。”
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财富,陈轩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后世那个令人惊骇的传闻——日军在南京劫掠了超过6000吨黄金。
此刻,他开始有些相信,这个数字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小日子,你们果然该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