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个人的远征(2 / 2)

“忠孝难两全,老母年事已高,望你尽心奉养。”

妻子强忍泪水,颔首应允。

九月二十一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奉命出川抗日。

饶国化率145师,靠着双脚,昼夜兼程,跋涉两千余里,硬是走出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于十一月中旬抵达烽火连天的江南前线。

此时,上海已然沦陷,苏州、常州相继失守。

日军兵分多路,迂回包抄,直逼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

蒋凯申急令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唐式尊部进驻皖南青阳一带,阻击西犯之敌。

广德,地处苏、皖、浙三省交界,乃战略要冲。

日军若占此地,北可威胁南京,南可直下杭州,西可掠夺皖南粮仓,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唐式尊深知此地关乎首都安危,便将守卫广德的重任交给了素以善战着称的饶国化。

饶国化接到命令,毫无怨言,率部穿着单衣草鞋,再次强行军赶往广德,并即刻巡视防线,鼓舞士气:“吾辈守此一城,便是扞卫天下!誓与广德共存亡,绝不许倭寇践踏我国土!”

在饶国化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全师官兵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决心以血肉之躯阻挡日寇铁蹄。

十一月二十二日,日军牛岛贞雄师团(第十八师团)侵入宜兴、长兴,继而分兵猛扑泗安,直指广德。

饶国化亲率第433旅佟毅部,在泗安一线布防,自二十七日起与日军展开殊死血战。

日军凭借飞机、重炮、坦克的绝对优势,发动一轮又一轮猛攻。

145师官兵虽装备极劣,仍以命相搏,死战不退。

可最终因火力悬殊、伤亡惨重,加之团长刘汝斋违令擅自后撤,导致防线动摇,全线溃败。

十一月三十日,泗安、祠山岗相继失陷。

日军兵锋直指广德县城。

饶国化闻讯,心急如焚,深知广德若失,南京门户洞开。

他亲率残部驰赴广德前方五里的界牌,构筑阵地,拼死阻击。

日军空中优势极大,轰炸猛烈到后勤伙房无法生火送饭。

不久,宣城至广德的铁路线被敌机炸断,补给彻底中断,145师陷入日军三面包围,局势危如累卵。

万幸的是,牛岛师团因连日激战,消耗巨大,加之后勤因为上海诸多仓库连续失窃,补给一时难以为继,攻势不得不暂缓。

饶国化部竟奇迹般地又坚守了一日,到了十二月一日。

若此时饶国化果断下令突围,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这生死关头,他接到了来自军长唐式尊的严令——并非撤退,而是指责他指挥不力导致广德失守,强令他必须率领身边仅存的一个营残兵,立即发起反攻,“收复失地”。

毫无疑问,这是在借刀杀人。

刘汝斋是唐式尊的亲信,其临阵脱逃之事若被坐实,唐式尊自己也难辞其咎。

唯有将败责全部推给饶国化,并让其“战死殉国”,方能死无对证,保全唐式尊自己的名声和地位。

退,是军事法庭的枪决和遗臭万年的罪名;进,是日军重重的包围和必死的结局。

饶国化决定与广德共存亡,践行他出川时对家乡父老许下的“不成功,便成仁”的诺言,用生命扞卫中国军人的尊严。